記:能不能詳細說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項競爭力的思想體系。
石:一個中心就是指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都要以業績為中心,而確保業績達成,企業必須要練好兩項內功,即營銷內功和服務內功,而兩項內功最終要轉化為企業的三大競爭力,即共識力、成果力、利潤力三大競爭力。
記:利潤可以說是目前很多民營企業很頭疼的事情,因為其他方面的不足往往導致企業的利潤被消耗掉,你們的體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石:首先企業經營要從
財務入手。我大學是學
財務的,其實
財務管理對企業太重要了,很多老板很辛苦,干了很多事情,結果因為
財務的體系、制度、管控不合理,根本沒有達到企業預想的經營成果。
另外要想企業擁有利潤力,就需要讓全體員工有成本意識,有價值意識,有節約意識。我總結出一句話“收入減浪費等于利潤”,所以說管控浪費是企業
財務管理的關鍵。
記:成果力,共識力如何解決?
石:一個企業要想擁有贏銷競爭力,一定是從三個緯度立體進行打造的,總裁—
中層—基層。基層要懂得怎么深入了解客戶心里需求,真正贏得客戶;
中層要懂得建設經營管理
團隊;總裁起的作用是什么?它就是要能夠建設一套高效運轉的營銷管理系統。我們經常講總裁贏銷,為什么叫輸贏的贏?就是在營銷活動中只能強調結果,員工是以成果來評價他的價值,企業也是以業績成果來評價企業企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這個層面來說,總裁一定要以“贏”這樣的結果為導向,這是其一。
其二,從中國的各個公司來講,總經理和總裁其實無形當中就已經扮演著營銷者的角色,只不過他營銷的并不僅僅是公司的商品,可能是公司的品牌,也可能是公司的
形象。所以總裁起碼要做好兩件事,一個是你會講夢想,勾勒夢想和遠景,讓大家覺得你值得他追隨。另外一件事就是要靠一個使命去統領所有員工思維深處的價值觀體系。并且要讓大家在使命這個層面能達成共識。一個組織,實際上一個經營者能夠帶領一大幫人相信什么,這個組織就能看見什么,要怎樣讓大家能夠相信?你要經常宣導,要講,因為畢竟員工和企業經營者之間的想法和本位點是不一樣的,所以要靠使命統一,靠遠景統一,靠夢想統一,靠價值統一,這是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要經歷的事情。
老板其實向員工營銷的是夢想、是遠景、是使命。向競爭對手營銷的就是讓競爭對手看得見你的豪情,你的霸氣。其實老板要有這種格局,很多老板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真正的敵人是自己,不能夠把競爭對手看得多么重要,
戰略上要藐視,戰術上要重視。所以我們公司有一句話“
戰略現實化,戰術浪漫化”。
記:為什么叫戰術浪漫化呢?
石:因為好多工作都是重復出來的價值,有好多企業的經營成果實際上是堅持下來的結果,是重復出來的結果。戰術要浪漫化,就是因為不要讓他覺得重復是一件痛苦的事,而且讓他覺得工作本身帶給他的是快樂,但是
戰略上要現實,不要虛無縹渺的,因為虛無縹渺的東西大家覺得沒有可實現性,那就會讓遠景只成為遠景,
戰略只成為
戰略,所有人不關心
戰略,不關心遠景的時候,結果就會打折扣的。所以我們一直說企業不是一朝一夕做的事情,是長期經營的事,但是不管你是不是長期經營,就是訂立企業之初,你就要問自己的動機是什么?如果動機不理想,那你會發現好多事情沒有辦法達到共識,結果企業最后也沒有辦法發展。
特別是中高層達成共識對企業發展是很關鍵的。在營銷領域當中,我覺得總裁至少要經常向著員工,向你的中基層傳遞你要經營的方向,只要你這個方向指引的非常清楚,那整個公司運營體系當中方向感才清楚,一個企業一定得切記以目標為方向,以業績為目標,這是企業經營發展不能離開的軸心。
我們把員工為企業做的事情稱為崗位價值,那么我們要問員工一個問題。你這個崗位價值跟公司業績有關系嗎?離公司業績有多遠?遠并不代表沒有價值,但是你要知道你現在眼前做的工作的實際價值是什么。
記:對,遠的話可能中間應該有一些鏈條存在。
石:好多公司這些鏈條都是分開的,每個部門都是分立的,都不知道朝著一個方向走,那就麻煩了。在這個鏈條當中很多企業存在對業績沒有共識,對
市場沒有共識的現象,跟客戶之間打交道的營銷人員覺得客戶最重要,
市場最重要。但是不跟客戶和
市場打交道的人呢,就覺得沒那么重要了。那這都是需要建設企業共識系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