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新興醫院,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存有偏見,甚至一提起就很反感。其實,我們是否真正認識了北京新興醫院,還是很值得懷疑的。因為,我們大多都只是通過2004年7月的一次媒體報道才了解該醫院。我們事實上并不清楚該醫院的診療情況。我們也只是將普通公民對我國醫院持有的傳統的成見轉嫁到對該醫院的解讀上。而這種解讀隨著北京新興醫院如潮般的電視廣告愈意惡化。
北京新興醫院究竟是否存有醫德和醫風問題,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作為每個公民,我絕對相信:其實沒有一個人對中國的哪家醫院抱絕對的信任態度。因為我們實在太缺乏關愛了!我們也實在對醫院和醫生失望了!我們不可能忘記醫生或者護士的惡劣態度。我們也不可能忘記醫院的“亂檢查”和“瞎開藥”之風氣。我們會常常在一種無奈的憤怒中無奈地選擇妥協——因為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對醫生說“不”!
因此,在現有的社會體制和社會環境下,我們考察或者研究北京新興醫院,不應該單純地去看待所謂的醫德和醫風問題,否則,我們將沒有任何動力沒有任何理由去看待中國醫院的改革進程——畢竟,醫院的道德建設是我們整個社會都普遍存在的問題。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于北京新興醫院我們更多地應該站在醫療改革的角度,站在醫療產業化的角度,站在醫院如何開辟市場的角度去考察。而這才是研究北京新興醫院的真正現實意義所在。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醫院電視廣告問題。
1.中國的民營醫院(民營醫院專題:https://www.globrand.com/special/minyingyiyuan/)究竟能不能像一個企業一樣名正言順地做電視廣告?如果能,那該怎樣做才算是合法又合理的呢?政府的廣告審批部門又該如何界定什么樣的醫院電視廣告才是合法合理的呢?
2.中國的國有醫院真的不需要做電視廣告嗎?假如說通過電視廣告能將一個醫院一流的檢查設備和醫療技術更大范圍地傳播給更多的患者,讓更多的患者享受這種醫療服務,能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更大地造福于人類,那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做醫院廣告呢?為什么就偏要將這種醫療信息淹沒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當中?
第二,醫院產權與公平發展問題。
醫院究竟屬于什么性質?究竟是贏利性組織還是非贏利性組織?如果屬于后者,中國的民營醫院能否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
第三,醫院市場化問題。
中國的醫院能不能盈利?究竟應該通過什么渠道來盈利?
第四,醫院生存環境問題。
民營醫院的生存環境比較艱難,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社會輿論環境,都不利于民營醫院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續性發展.比如說,中國的媒體在中國的醫院改革中究竟應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