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
課程背景:
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新時代以來,我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同時,我們也看到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我們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課程收益:
學員通過學習,能夠從全面準確掌握黨的二十大報告主要內容,特別是有關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深刻理解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的使命任務,掌握二十大報告中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能夠學以致用,找到工作結合點,將理論學習往心里走,往實處走,增強工作的指導性和自覺性。
課程特色:
● 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本課程借助數據、圖表、視頻等方法,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將理論講授與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相結合,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特點和實踐要求。
● 案例典型生動,針對性強。課程中運用了大量經濟建設、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服務業發展的案例,典型生動,說服力強。
● 政治性正確,實效性強。本課程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政治立場鮮明、政治觀點正確,理論和實際結合,針對性和實效性都比較強。學員滿意度高,有親和力,效果良好,老師多次被返聘。
課程時長:半天至一天,3-6小時。
課程對象:各級各類單位的干部、黨員和職工。
課程方式:講授+案例+視頻+討論+答問。
課程大綱:
一、黨的二十大主要精神
1、黨的二十大報告主要精神
2、總書記在廣西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
3、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重要講話精神
4、中紀委二十大工作報告主要精神
5、關于《黨章》主要修改之處
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
2、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
3、中國式現代化總的戰略安排
4、中國式現代化總體目標
5、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
6、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的原則
三、黨的二十大報告有關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
1、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3、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4、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5、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6、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7、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
8、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9、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10、”一帶一路“戰略和制造業服務業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