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加班不是好員工
文/蔣小華
讓員工經常性加班絕不是什么好企業,那員工經常主動加班好不好呢?提起這個問題,大部分的老板肯定會舉雙手贊同,他們認為這才是企業敬業、忠誠的好員工,屬于“國寶”級別的,這么說的話不加班的就不是好員工了。而根據我多年從事管理的研究與企業工作實踐發現,經常加班的員工也并不是什么好員工,同時,我認為不加班的員工是好員工。因為表面看起來加班是勤奮、任勞任怨的表現,但如果缺乏工作效率,或者不懂得從效率上改進方法也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優秀員工。
我們先來看看員工加班的動機:
1、工作沒有如期地完成,否則會得到批評或處罰---迫不得已加班;
2、并非完全出于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而是出于一種“奴性”的體現---討好與糊弄上級;3、為了拿到更好的業績獎金,尤其是到了業績指標的評價期---滿足個人利益。
4、拿到加班工資,因為加班有加班工資,而且加班工資通常高于日常工資---賺取不義之財。5、因金融危機影響員工擔心被公司裁員,拼命地加班---臨時抱佛腳
當然,可能還有其它的目的,但不管是哪一種目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并非對企業的忠誠。尤其,加班從績效上對高效的員工不公平,
再說說加班的壞處,更是讓你膽戰心驚。
1、加班讓企業增加大量的成本,如人員工資、水電、機器損耗等,原本這些成本都是企業的利潤,結果讓對在低成本下將你打敗,還將造成利潤的流失員工還美其名曰為:國寶級員工。
2、加班導致個人的精力下降,影響工作效率,同時,經常加班也造成家庭生活的失衡,因為家庭的生活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工作的質量,君不見多少人因“后院起火”,丟了“夫人”又折“企業”呢?
3、假如加班就可以獲得上級的賞識,成為忠誠員工,那么每個人都會學耍這種小聰明,結果必然造成整體團隊的工作效率,還形成“虛假”團隊文化。
4、長期的加班就會慢慢形成拖延、沒有計劃、懶散的工作習慣,更難以實現高效的工作組織。這種加班的“標兵”就變成了“效率”的天敵。
顯然,加班的結果對企業影響非常的大,既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損害企業的自身利益---勞命又傷財。
從加班的“扭曲”心態到加班的不良結果無不證實加班不是好事,企業不但不能提倡加班,而且要反對加班行為。那么,管理者面對加班的問題如何處理呢?首先要從觀念上讓團隊成員認知加班并非好事,要反對隨便加班的行為,它是勞民傷財的行為;另外,凡出現加班的情況必須事先申請,根據情況確認是否加班,否則一律不能加班,對不正常加班的行為得算上加班成本,并與個人的績效掛鉤。管理者要讓企業與個人都過上正常的生活,徹底告別加班的日子。
整天加班的企業不是好企業,喜歡經常加班的員工也不是好員工,不加班的員工反而是好員工,即使出現必須加班的事,也要反對,因為只有反對加班,才能迫使管理者提高計劃、協調、控制的能力,企業才能進步。所以,無論是企業還個人都得從高效、低成本的角度提升業績。若人人爭做加班的牛,個人非但牛不起來,連企業也牛不起來的。只有做不加班且跑得快的牛,我們中國的企業才能真正牛!
你還愿意做不牛的牛人嗎?讓我們共同反對加班行為,讓不加班的員工成為好員工,并創造高效、有序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