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招商不成功,日子很難過!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對眾多品企業來說,再不創新和變革,那么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縱觀中國的市場發展過程,其實與物種的進化性、多樣性,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尤其以中國的快速消費品市場為最。可以說,中國的快速消費品市場發展之迅速,競爭之慘烈,堪稱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君不見,在一年又一年烽火四起的市場洗禮下,多少熟悉的品牌倒下了,又有多少陌生品牌不斷的涌現。同樣也說明,能否適應競爭環境,是企業能否生存的根本。
中國的快速消費品企業過剩,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經過相關標準驗收,會讓大批的企業被兼并、消失,但是由于地域差別、地方保護、職能管理部門關系等等,中國的快速消費品市場在一段時間內仍將是群雄割的混戰場面。
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招商,做為一種快速、低成本拓展產品通路的方式,無疑仍是眾多企業的制勝法寶。然而,中國企業95%的招商都不成功!被視為朝陽產業的美容化妝品和醫藥保健品產業,每年都有百多億招商費打了水漂,有近萬的優秀產品未能等及上市就已消聲逆跡。一方面,企業在一年年的美博會、糖酒會上聲撕力竭徒勞的招攬客戶,鋪天蓋地的發放招商手冊,結果呢?白白便宜了收廢紙的;另一方面,眾多的經銷商們手里握著大把的鈔票尋找好項目新商機。
傳統的數量式營銷模式的變革是一件早晚都要發生的事情,如果不變革不進化,整個快消品行業必然步入衰亡。這場新的變革,將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大部分企業提前退出市場舞臺,同時將進一步對整個行業做出新的規范,提出新的要求,從而使得競爭變得更加有序,更趨于良性。
化妝品企業的招商也是如此。
以往的招商手段、招商模式早已不再適合今天競爭激烈的化妝品行業了。
招商本是企業借助經銷商之勢分銷產品的好方法。通過借網絡、借資金、借關系等彌補制造商力所不及之處,把產品送到顧客面前。在此過程中,企業與經銷商各取所需合作生財。然而由于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殘酷,迫于生存一些廠商邪招、怪招頻出,有的直接把招商當成生財之道,使得代理商虧得一塌糊涂,這種局面嚴重打擊了經銷商代理產品的信心。
在市場上,一方面多如牛毛的化妝品招商推廣無人問津,另一方面大家都在叫嚷沒有產品可做。
現在的產品招商已經陷入嚴重的“粥多僧少”的怪圈。
美博會、糖酒會喝藥交會上,經常可以看到聲嘶力竭的產品企業招商人員徒勞的招攬顧客、發放的招商手冊鋪天蓋地(美博會大家都開玩笑說:便宜了收廢紙的)。冷漠的經銷商謹慎的選擇使很多產品企業招商人員感嘆“化妝品的嚴冬到來了!”招商會如同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但是綜觀整個招商市場,我們看到太多失敗的匆匆過客,看到毫無章法的招商沖動行為——沒有計劃,沒有目的。
針對當今產品市場的招商現狀,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根據自己豐富的實戰經驗,指出招商工作中的幾大敗局,可供行業人士共同借鑒:
缺乏定位,目標分散
我們把招商營銷的目的分為四種:一是回籠資金,緩解壓力;二是建立新網絡,開辟新市場;三是打擊競爭對手,擴大市場占有率;四是鞏固老市場,增加競爭力。
招商策劃是招商過程的第一步,那么,招商策劃的第一步又是什么呢?策劃程序的第一步是確立目標,只有目標確立了,策劃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確定目標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第二,圍繞目標進行隨后的一切工作;第三,目標是否得到了實現。從以上闡述我們應該明確以下的問題:在多長時間內圈多少銀子?在那里圈這些銀子?怎么圈這些銀子?
招商目標是招商目的確認的第一步,那么確定招商目標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挖競爭對手的經銷商,打擊競爭對手,增加市場占有率。繼續挖掘和維系與企業保持良好關系的老客戶,使之成為企業穩固的產品通路,通過企業文化的認同變為企業不可分割的整體。另外就是接受新進入者,醫藥保健品行業名聲在外的高利潤每天都在吸引大量資金和人才進入這個行業;而吸引這些資本進入自己的加盟商行列,則是招商需要致力爭奪的,并通過強化培訓會使之快速成長為優秀的經銷商。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于斐先生指出,招商的目標不同,招商的方法就不同。招商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才能保證招商工作收到預期的效果。否則,就成了花架子,只能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沒有明確的招商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招商計劃,招商工作只會是一團糟。
策劃弱勢,推廣乏力
由于資金的壓力,只要能撈到錢就行,招商圈錢是業內陽光下的秘密,廠家采取了殺雞取卵的招商方式,策劃也圍繞這個主題,所以招商的路越走越窄,最終斷送了企業的前途。 現行的招商策劃完全只針對經銷商,不考慮消費者和下游渠道。我們看到大多數企業的產品策劃,到處都是夸大不實的海口,虛假的證書和蒼白的自白;沒有從產品本身的特性上面去挖掘產品的亮點,根據產品的特點去策劃產品的包裝和宣傳品,以及實施計劃;沒有根據企業的資源去細分市場。產品的所有策劃就是吸引經銷商的眼球,君不見現在的經銷商都是半個策劃家了,誰看不透那些粗劣的策劃和簡陋的包裝。產品策劃,只到了經銷商接受的層面,經銷商拿到產品也不清楚怎么做,還是要做二次策劃及試點市場工作,成功的機會更小。
沒有規劃,急功近利
早些年,個別的中小企業拿著已被淘汰的產品,換個包裝貼個牌子,打幾個廣告,發幾張宣傳單,于是乎堂而皇之的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招商了,往往是貨到手中,經銷們才發現都是些垃圾,此時經銷商們悔之晚矣!
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初期,確實有一部分企業利用招商這個手段,只需付出最低的代價,就可以騙取大量錢財。一時間,美博會成為了這些不法企業圈錢的天堂,而招商這種營銷手段則變成了他們手中的搖錢樹。即使在今日,仍有一群人,妄圖通過招商這種手段達到聚斂錢財的目的。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于斐先生認為,只有通過規范招商流程,以及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才能有效的區分行業內的優秀企業和劣勢企業,好的產品及無特質產品,從而把那些混水摸魚,想“套錢”“圈錢”走人的企業清除出局,只有這樣,才能重樹行業的形象,再次建立企商之間的信任度,從而堅定經銷商共同發展、共同致富的信念,還低成本招商一個清白。
品牌是產品和企業的旗幟,是廠家和經銷商長久利益的風向標。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品牌架構,這是關系企業生存的大事。我們應該確定是單一品牌還是多元品牌,是母體品牌還是副品牌,是企業品牌還是產品品牌。當這些問題弄清楚之后,才能建立企業完整的品牌識別系統,這是一個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石。
但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招商產品都沒有進行品牌規劃,只是單一的產品做單一的策劃。每個產品品牌都是一個孤立的品牌,和企業品牌之間沒有連帶關系,不能形成合力,沒有考慮企業品牌的長遠發展。完全是打一槍換個地方的游擊戰,這也難怪經銷商隊伍不斷變換大王棋,每年招商,年年招商。
團隊硬傷,后勁乏力
在招商競爭中突出重圍,首先要有一支出色的招商隊伍。招商人員作為特殊商品的推銷員,要求有一定的公關水平,在對外洽談中要勇敢、自信、友好,樹立良好的形象,同時還要求招商人員具有產品理論、市場營銷、財務、法律等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
所以,組建一支專業招商隊伍,可大大提高招商工作的質量,改善企業的外在形象,為招商工作增添發展后勁。 在圈錢招商的目的驅動下,很多企業制訂的招商提成基本上是招多少有一個基本的提成點,而與后續經銷商的發展速度和規模沒有聯系,造成經銷商的水平參差不齊,政策一人一樣,給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留下硬傷。
缺少樣板,難以服眾
樣板市場是驗證產品力和策劃力的最有力證據,但是我們發現,在招商的產品中沒有幾個做樣板市場,失去了展現產品優勢的良好機會。
化妝品企業的自說自話,讓經銷商霧里看花。
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一,策劃是為了招商,不想花費力氣去做實際工作;第二,沒有錢呀,等米下鍋;第三對自己產品不信任,對策劃不信任,做還不如不做;第四,時間原因;第五,自己不會做市場,等等所有這些我們認為都不是理由,對自己的產品負責,對經銷商負責,對自己企業的長遠發展負責,都需要先運營試點市場。試點市場的成功能極大地吸引經銷商的眼球,就象導火索可以引起連鎖爆炸式的反應,更多的經銷商就會群起響應,同時產品口碑也將樹立起來。震撼經銷商賺錢的原始心理,引爆招商市場。
那么,現在還能招商嗎?
快消品嚴冬還有多久才能過去?
許多快消品制造商經常抱著產品一籌莫展。美博會、糖酒會、藥交會去了,熱鬧過后,歸來空空行囊。廣告打了,咨詢者寥寥,更別說成交。賣出的幾箱貨款,還不夠投進去的廣告費。許多產品招商似乎走進了死胡同。
“一萬元造就百萬富翁”、“××加盟商已經成為百萬富翁,下一個就是你”、“一個電話,你就是下一個百萬富翁”,這些不切實際的號,怕也就是許多行業內的一個獨特風景點了。現在的經銷商,自身也基本能算得上半個策劃人了,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還能唬得住誰?夸夸其談自說自話,只會暴露出那些動機不純人的浮燥心態,充其量也只能博個一笑置之。
對此,于斐先生對此強調,一定要做樣板市場!只有樣板市場啟動成功,才是成功最好的證明,經銷商們自然會拎著錢袋子找上門來。因為,樣板市場最本質的作用就是通過榜樣的力量來為經銷商啟動和運作市場提供可操作性、可復制性的服務,最終達到企業和經銷商投入的最小化,市場回報的最大化,而企業也最終實現低成本的成功招商。
什么是整合招商?
所謂整合招商就是整合多種招商手段,加以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并充分考慮后期實現,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廠商共贏體系。那種只管結果而不問過程,急功近利并與招商行業的發展背道而馳的招商方法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
如何面對整合招商時代的招商行為?如何提高招商活動的效率與成果?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提出:差異化、細分化、系統化,也就是整合招商超級組合模式。即是在一個廣泛細分的空間上,采取多手段、系統的方法使招商立體化,使品牌持續化。其總結提煉出來為:
一、品牌整合 廠商共贏(讓小品牌成大氣候)二、資源整合(把一分錢掰兩半)
三、策劃整合:突破常規,出奇制勝四、手段整合:重拳出擊,打立體戰役
企業與經銷商之間只有精誠合作才能造就雙贏局面,企業要把經銷商看成是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要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心態,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利益關系。
有很多企業,在招商時的承諾是千好萬好,什么央視廣告、無風險經營、賣不掉退貨等等,等到錢拿到手以后,就有諸多借口搪塞,或是企業效益不好,或是銷售業績不佳等不一而足。也有的企業初期是準備兌現承諾的,可是由于在經營過程中,常常由于管理不善、資金不足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不僅自己賠個底朝天,同時也累得經銷商血本無歸。
事實上,“情”歷來是維持人際關系的重要支柱,企業成功招商也離不開一個“情”字。以情動人,讓經銷商自覺自愿地與企業站在同一戰線,而不是利益捆綁或是風險轉嫁,只有以“情”服人,有“情”的合作能使經銷商與企業榮辱與共,共同奮斗。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指出,以情動服人不僅是表現在口頭上的一句空話,而是要求企業體現在為經銷產提供實實在在服務的意識上,企業除了為經銷商做好廣告宣傳、促銷支持等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為經銷商提供配套營銷服務體系,幫助經銷商提升經營能力及贏利能力,解決經銷商的后顧之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企商一家親,達到雙贏。以“情”動人,只不過是感情的一種付出形式,它無需任何成本,卻可以得到一個最忠誠可靠的合作伙伴,企業又何樂而不為呢?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在給一些企業做招商診斷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企業招商之所以陷入困局,其實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招商環節上把握不到位或者是環節銜接上出了問題。如何實現成功招商營銷,我們認為要重點抓好六個步驟。
步驟一:明確定位 企劃先行
說到定位,通俗的說就是買什么樣的產品以及買給什么人的問題,對于產品招商而言,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指出,就快速消費品而言,我們應該根據產品的成分配置、作用機理、功效特點、適用人群、產品生產成本等最基本的元素,結合市場環境、竟品情況對產品進行全新明確的定位,總結提煉有區別于同類產品的差異性賣點及核心訴求,同時明確價格定位及細分化的目標人群,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產品品牌定位,在此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設計出與產品定位相匹配的產品包裝、宣傳物料、廣告文案及廣告片。
顯而易見,經過科學系統的市場定位,產品就顯示出了鮮明的個性。在眼球經濟的競爭環境中,華麗的外衣和鮮明的個性無疑為產品在日后面對竟品的招商競爭先出一籌。當然,這里面需要補充說明的一點就是產品過硬的質量,它是產品生命力的根本和保證。
步驟二:樣板市場 探索模式
無庸置疑,好的贏利模式無疑是最吸引代理商的核心賣點。然而,目前許多招商企業在產品招商前連自己都不知道產品究竟采用什么樣的市場運做模式可以實現贏利的目的就開始大范圍的盲目招商,這種圈錢為目的的短線操作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隨著行業同質化競爭手段的加劇及代理商的日益成熟,可贏利的市場運做模式成為代理商抉擇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作為企業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招商,在完成產品的市場定位后,首先應該調整心態從長遠的大局考慮,選擇有代表性的區域市場進行產品的試銷工作。聰明的人其實都知道,這樣的做法益處頗多,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樣板市場的運做摸索總結一套能拷貝復制的可贏利模式,為產品的招商市場提供有說服力的佐證和支撐;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樣板市場的運做為企業培養一支能打硬仗的營銷團隊,為后期代理市場的操作做好人力資源上的儲備;其次通過市場實際操作我們還可以檢驗并完善前期產品定位體系同時為后期制定合理的招商政策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依據;最后,樣板市場的成功對于那些較有實力的企業而言,在后期可以采取自控直營市場和招商市場并舉的營銷策略,這樣最大化地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而且規避了全盤招商市場的隱性風險。
步驟三:招商政策 互利雙贏
沒有充分的利潤空間,再好的產品,也得不到市場認可。所以,招商產品最重要的物質屬性就是高利潤。很多企業產品口碑好、賣點突出,但出貨價卻非常高,留給代理商的利潤非常低,沒有足夠的利益誘惑,再好的產品即使你有了可贏利的運做模式,企業最終也只能是自娛自樂。這也是現在招商營銷流行超低價包銷模式的主要原因。
鑒于此,產品在完成市場定位、可贏利模式摸索后,制定合理的招商政策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包括對代理商的資質要求、首批提貨量、退換貨機制、合理的代理價格、豐厚的利潤空間及適當的返利獎勵,當然還有總部所能提供的必要的市場支持等等。所以,在招商營銷過程中,企業也應該做適時的換位思考,站在代理商的角度來制定符合市場實際的合理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互利雙嬴的長效合作格局。
步驟四:招商策略 資源整合
招商營銷在具體的戰術上,其手段無外乎媒體廣告招商、會展招商、數據庫招商、捆綁協會組織推廣招商、企業自辦招商推廣會幾種,很多企業在招商時將上面的手段都試過了可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相去甚遠。究其原因,正如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反復強調的那樣,其實這里面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沒有將上述手段進行有效的組合,僅靠單一模式的輪回,自然是無法達到累計倍增的招商效果了;二是由于企業資源不夠或者是沒將企業內外部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即使在招商策略上使用的是組合手段,起效果也是大達折扣。
如何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提升招商效果?除了企業自身需要分析總結并善于利用外,借助外腦倒也是一條可以借鑒的途徑。比如尋求和一些資源豐富、招商經驗豐富的專業招商策劃公司的合作,不能說不是一種四兩撥千斤的辦法。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就是這樣一家由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于斐先生領銜創辦的知名專業策劃公司,憑借多年積累的市場操作經驗豐富的行業資源和人脈關系,可幫助陷入困境中的招商企業由“紅海戰略” 向“藍海戰略”的成功轉型,有效實現產品成功招商營銷。
步驟五:售后服務 長效共存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服務,一流企業賣標準,這是很多企業都認同并努力實現的發展目標。尤其在醫藥保健品行業產品高度同質化的當今,招商營銷的成功自然也離不開細膩周到的售后服務了。如果不能為代理商提供真正有實效的服務和幫助,代理商不能實現贏利,那么企業發出去的產品嚴格來講只是產品倉庫的轉移,這是誰也不愿見到的局面。
許多企業在招商初期由于產品市場定位明確、招商政策合理、招商措施得利而取得了當相當不錯的效果,正當他們為賺的盆滿缽溢而滿懷竊喜時,由于售后服務環節的疏忽,代理商感覺不到來自總部的任何關注,甚至有的企業在簽約發貨后就對代理商不聞不問、聽之任之、不關死活,引得代理商怨聲載道、大呼上當,群起而退貨,作為企業前期千心萬苦而打下的大好河山頃刻間就土崩瓦解了,可惜乎!
產品招商成功后,如何作好配套的售后服務?首先應該保證總部與代理商交流信息鏈、物流配送鏈的流暢:其次應該是跟蹤式的貼身服務,結合代理商市場的特點,總部應有專人專班的跟蹤服務,除了兌現招商時的承諾外還應該給代理商提供適時實用的建議,真正幫助和解決市場存在的問題,只有通過這樣真心實意的親情化售后服務,真正幫助代理商贏利,才能實現代理商與總部長期共存、合作雙贏的良好局面。
步驟六:招商隊伍 強化執行
眾所周知,好的產品好的策略如果沒有好的執行,其招商結果自然也是難逃失敗的厄運,這樣的情況在現今的招商營銷中,其案例比比皆是。執行不到位成了眾多企業深感棘手的問題,強化執行力其實關鍵在于如何打造一支有協作精神的營銷團隊。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認為,科學的做法應該將他們放到樣板市場的實際運作中,從企業理念、產品知識的掌握、市場運作模式的理解、消費者的溝通、談判的技巧、商務禮儀、言行舉止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實戰培訓。經過歷練后的隊伍,應該要求是人人都是產品知識傳播專家,人人都是企業的市場實戰專家和行家里手,人人都是忠誠于企業的中流砥柱。當然,作為企業而言,如何最大限度的激發招商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和內在潛能,在合理規劃業務片區的基礎上應該設置有刺激性的合理的績效考核辦法。要知道人才永遠是企業不可復制的優勢資源,互利雙贏,共同發展才是企業和員工的合作基礎。
作為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指出,在中國95%的企業上是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在面對龐大而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真正有能力組建市場網絡的不足5%,絕大部分企業需要通過招商,借助代理商、經銷商的的力量完成網絡建設、產品銷售和持續發展。如何實現成功的招商營銷,希望以上的闡述能給眾多招商企業以有益的思考。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美國《福布斯》重點推薦的營銷實戰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創業導師,《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EMBA高級總裁班特聘講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首家省級品牌學會重慶市品牌學會專家委員。
二十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幾十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實戰培訓、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是國家商務部向海內外唯一推薦的知名實戰型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幾十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歐洲時報》、《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本《東方時報》、歐盟-中國經濟合作組織(CEEC)、《環球時報》、《香港商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