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幾年,由于大學生失業率不斷高升,政府、學校、企業、家庭都在大力的支持人們創業、鼓勵人們創業,國家或地方政府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免稅收、免房租、給資金、找項目等等,他們在千方百計支持大學生創業。可是,為什么中國創業者的成功率還是上不去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影響了中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呢?
創業靠內力,發展靠外力。如果一個創業者自身不具備創業的能力和素質,那么外界的支持是無法做好企業的。因為企業的生命靠市場,創業者不會賺錢,光靠減免稅收,免交房租,資金補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樣做反而會打亂市場的游戲規則,讓更多的創業者產生依賴思想。當企業有問題時,老板不是想著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想著如何再次爭取政府或政策的支持。所以有的創業者不跑市場只跑市長,不找客戶要錢只找政府要錢,這是做企業嗎?
創業的目的創造財富,而不是占有財富。如果企業自身沒有造血的功能,那么外界輸血又能輸多久,輸多少呢?看看現在的企業吧,招聘要補貼,培訓要被貼,創業要補貼,什么都補貼完了,創業者還做什么呢?有的人不是老老實實把心思花在企業上,花在市場上,花在客戶身上,而是天天打聽政府又有什么好政策可以搞到錢。如果這樣做企業,即使成功了也不光榮??!政府的一番好意我們要感謝,要感恩,要珍惜,卻不能依賴,更不能老想著法子鉆政策的空子賺錢。
打鐵需要自身硬,創業者要想成功地創辦一家企業,你必須具有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創業思維,才能創辦好企業。如果創業者自身缺少創業素質,那么即使外界給再多的支持,你同樣也做好不企業。創業就如同小孩子讀書。如果一個小孩自己沒有學習意識和學習興趣,即使父母有錢也無法培養高才生??!
因為企業不是錢堆起來的,看看今天成功的企業,當初有幾家企業是靠外界的力量而成功的。哪一家成功的大企業不是在艱難的環境中走出來的呢?所以創業靠內力,發展靠外力。資金只有投資到有能力的企業,才能發揮它的最大效益。
中國現在的創業環境,筆者有時真感覺到皇帝不急太監急。雖然全社會的人都在支持創業,但是很多創業者自身并不重視創業。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開始創業培訓教育,有多少創業者在積極學習、參與呢?他們是為了拿到補貼學習,還是真正是為了提升能力而學習呢,我看前者占多數人,后者只有及少數人。如果一個創業本來就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技術,那么學習力是你唯一的競爭力。如果你學習都不重視,怎么能做好企業呢?
要知道,有的企業老板為了做好企業,他要投資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用在學習上。可是現在有的創業者哪怕是免費的學習他們也不想參加。大企業是花錢去學習,小企業給錢都不去學習,這是錢的問題嗎?不,這是觀念問題,意識問題,思維問題。
因此,一個如果內心不是非常渴望創業,不是為了創業而學習、那么最好別鼓勵他創業。因為市場就如同一個大海,你把一個不會游泳,不想游泳的人推向大海,即使你給他再多的安全保障,他也游不了多久,游不了多遠。所以創業靠內力,發展靠外力。我們需通過創業來賺錢,而不是有錢了再創業。企業是一個創意,創新,創造,創富的基地,而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了一個融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