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條中間日程計劃界定
(1) 中間日程計劃是以每月制造實行計劃為基礎的不同部門、不同零件的工程計劃。 它是日程管理的基準。
(2) 中間日程計劃以基準勞動日程表、作業能力表、標準勞動時間表的基準為基礎制 定.對偶發性事故要進行調查,做出處理。
第五條基準日程表
(1) 意義。所謂基準日程,是指以標準作業方法和以正常的工作強度進行操作,為完 成某一項工程所需的時間。在機械加工廠,由于加工工序很多,基準日程也就是表現為從 —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或從這一車間到下一車間的時間。
(2) 設定內容。基準日程表因產品、型號、馬力等的不同具體內容也有所不同。通常 需要設定以下內容:
?制造過程所需開動的機器臺數。
?材料的下料時間。
?主要工程的開始與完成的時間。
?試驗的時間。
_完成與人庫的時間。
第六條能力調査表主要為了解工廠中勞動力的情況而制作。通過算出不同職業工 種、不同工程部門保有的勞動力,算出根據生產計劃所需要的勞動力,進而算出勞動力的 供需狀況,并據此編制中間日程,進行人員配置.
保有勞動力=(1 一無效作業率)X作業效率X工作天數X出勤率X有效人員
說明:
(1) 單個勞動力為1天8小時的勞動時間,以P代之。
(2) 作業效率=P/A(實際勞動時間)
(3) 出勤率=出勤人數/(出勤人數十缺勤人數)
出勤天數為除掉休息日后的預定出勤天數,有效人員為扣除長期缺勤者、預定調走者 以外的實有作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