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事例,數不勝數,為何會出現這么大的逆轉?其中不僅有個人超凡的智慧,也有集體對
戰略意圖的精確把握。而在如今,激烈的
市場競爭中,
戰略早已成為先人一步的一柄“利器”,利用己方優勢攻擊對手軟肋,轉機就悄然發生。
大約在公元前1030年,牧童大衛擊敗了勇士歌利亞。當巨人歌利亞從腓力士人的陣中走出來叫戰時,掃羅王的軍隊驚恐不已,畏縮不前。歌利亞身高9英尺有余,他的矛似織軸,銅質盔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當時大衛年幼,還不能像哥哥那樣成為真正的軍人,但他卻要接受歌利亞的挑戰。掃羅王試圖勸阻大衛,說他還年幼,而那個巨人卻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但最后態度緩和了下來,把盔甲給了大衛。無奈盔甲太重,大衛棄之不用,一身牧童的打扮直奔歌利亞。在靠近歌利亞的過程中,他手拿一塊小石子,用機弦射了出去。歌利亞前額被擊中,當場倒地身亡。大衛走向歌利亞,割下了這位陣亡勇士的首級。腓力士人四散奔逃。
戰略就是利用己方相對優勢攻擊對手軟肋。在這個故事中,明顯處于弱勢的一方戰勝了明顯處于優勢的一方,從而使這個故事有了強大的影響力。我們了解到的不僅僅是如何靈活地運用力量,還有如何發現一種形勢下蘊藏的力量,即如何創造或發現具有決定意義的力量對比。人們如何才能看到別人的缺陷或疏忽,進而發現關鍵目標并創造優勢呢?這不容易弄清楚,只有擺脫慣性思維才能有所體悟。雖然好
戰略未必都符合這種觀點,但是符合這種觀點的好
戰略能夠帶來非同尋常的優勢。
1986年,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成為美國首富。之后的沃爾瑪不斷進駐各大城市,業務擴展到歐洲,成為世界上營業收入最多的企業。但是,從前的沃爾瑪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更加簡單、效率更高的
形象,猶如一位朝氣蓬勃的挑戰者,而不是今天的龐然大物。雖然今天看來難以置信,但沃爾瑪的確曾經是大衛,而不是歌利亞。
零售行業有一個基本的觀點:像沃爾瑪這樣的全線折扣店所在的地方至少得有10萬人口。那么為什么沃爾瑪如此成功?它做了哪些與眾不同的事情呢?沃爾瑪突破了傳統觀點,他把大商店的店址選在了小城鎮。沃爾瑪每天都有特價,利用計算機庫存與物流管理系統進行存貨管理。它不受工會制約,行政管理費用也很低。
在激烈角逐中,沃爾瑪擊敗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凱馬特。凱馬特原名為克瑞斯吉公司,一度是折扣零售業的領頭羊。20世紀七八十年代,凱馬特將大量精力用于國際擴張,忽視了沃爾瑪在物流方面的創新及其在小城鎮折扣零售
市場上的主導地位。2002年,凱馬特申請破產。
20世紀80年代初期,沃爾瑪和凱馬特的收銀臺都安裝了條形碼掃描器,為什么沃爾瑪從中得到的益處似乎多于凱馬特呢?條形碼掃描器最早用于百貨超市,現在普遍應用于各行各業。大型商場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采用。大多數零售商使用這種儀器,只是為了省去不斷更換價格標簽的成本。沃爾瑪更進一步,建立了自己的子信息系統,然后利用這些信息管理物流系統,并將這些信息與供應商分享,以此換取折扣優惠。
沃爾瑪的
戰略具有內在的協調性,條形碼、綜合物流、快速及時的配送、低庫存的大型店面互為補充,形成一體化的
戰略模式。整個模式——結構、策略、行動——都是一致連貫的。這個模式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特定的,具有專門的用途,而且內部各個環節之間也無法相互替代。很多競爭對手都沒有真正的
戰略,因為其各個組成部分都是圍繞著某些假想中的“最佳做法”而設計的。有些競爭對手的
戰略連貫性較好,但是這些
戰略往往同時具有多個目標。不論是哪種情況,這樣的競爭對手都很難勝過沃爾瑪。如果競爭對手零散地模仿沃爾瑪的
戰略要素,幾乎不會有任何益處。競爭對手如果要模仿沃爾瑪,就必須采取整套
戰略,而不能僅僅模仿其中一部分。
然而,回到開頭的問題:全線折扣店所在的地方至少得有10萬人口,這個傳統觀點建立在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之上,即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需要大量顧客來分擔,以期將成本和價格保持在低位。那么沃爾瑪究竟是如何突破這個成本邏輯鐵律的呢?
沃爾瑪并沒有突破傳統觀點,只是突破了人們對“店面”一詞的傳統定義。在你明白沃爾頓對“店面”的重新定義之后,你對沃爾瑪經營策略的理解可能會發生微妙的轉變。你就會明白沃爾瑪門店區位選擇的相互依賴性。區位選擇體現了整個沃爾瑪
網絡的
經濟原則,并不僅僅是以
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在沃爾瑪,你還可以看到各方力量制衡。單個沃爾瑪門店的議價能力是有限的,其個性選擇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最主要的是,沃爾瑪管理模式的基本單位是整個
網絡,而不是單個店面。
在沃爾瑪的早期發展階段,分散經營的原則根深蒂固。這種原則認為每個店面都應該享有自主經營權,而沃爾瑪將眾多店面組成一體化的
網絡,不允許它們各自為政,從而實現了更大的突破。
一個大型組織可能在要不要采用某項新技術的問題上躊躇不前,但是這種變革是可以管理的。然而要突破原則,尤其是基本的經營原則,常常會涉及這個組織的生死存亡。
沃爾瑪的
戰略改變了傳統的觀察視角,重新定義了“店面”,這正是其潛在力量的根源所在。凱馬特由于缺乏這種視角,才會像歌利亞看待大衛一樣,用不屑一顧的眼神看待沃爾瑪。認為沃爾瑪規模沒有自己大,經驗也不如自己豐富。沃爾瑪的優勢并不在于其歷史悠久或者規模很大,而在于它對折扣零售業進行了獨創性的思考。
今天,我們將沃爾瑪開創的這個系統稱為“供應鏈管理系統”,但在1984年,這個系統卻是大大突破了傳統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如同大衛射出去的小石子一樣,這種系統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