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有點兒越來越功利,越來越冷漠,越來越難以互信。有的甚至到了極為離譜的地步,讓人不寒而栗。救人性命,反被誣告;做了好事,反被誣陷;幫助別人,反被人懷疑。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大大地傷害了那些善良的人們,使人膽寒而又心寒。人們不僅要問,公理何在,人心何在?!我們呼喚人心的自然回歸,傳統文化就成了一副及時良藥,需要我們認真的學習、繼承、發揚、光大。誠,就是一種自我的造化。
我國是一個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是禮儀之邦。寬以待人,嚴于律己,誠信興業。《禮記•中庸》就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努力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于“誠”。亞圣孟子也說力求誠“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又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認為反省自己以達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
我認為,老板經營好企業必須做到:誠心、誠意、誠懇、誠實、誠信。惟其如此,才能使自己的事業達到一定的境界,以至于輝煌,基業長青。
誠心是一切的開始,我心便是世界,世界便是我心。人心向背定成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個人心在那里,他的世界就在那里。做老板,不能用心極致,則不會有完善至美的事業。那些心猿意馬,總是以為自己的行業不好,總想跨域的人,往往都會導致做什么都難以如愿。心無定力,業便無成。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如果不用心也會流產。何況競爭激烈,不上道,就讓道,不留意就會被競爭對手甩得遠遠的。
誠意,就是一切的源點,誠心正意,不可有私心雜念。意念是一種巨大的力量,當我們全心全意地做事情,就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境界。如果首鼠兩端,三心二意,就會半途而廢,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馬克思曾經說過,在科學的大道上,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人們,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牛頓之于他的三大定律、愛因斯坦之于他的相對論、司馬遷之于《史記》、曹雪芹之于《紅樓夢》、柳傳志之于聯想、張瑞敏之于海爾……古今中外,那些有所作為的人們,無一不是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努力,才實現了他們的夢想。做老板,恐怕也是無一不例外。
我們都說現代社會的組織是團隊制勝,團隊成員之間需要具有統一性、包容性、互補性、協調性。誠懇就是一種待人的態度,心誠感天地,泣鬼神。老板們如果具有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懇;具有曹操舉賢不避親,唯才是用的誠懇;具有史玉柱待團隊成員如兄弟,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的誠懇;何愁不能組建起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團隊;何愁沒有一支能打仗,能打勝仗的員工隊伍。正如《孫子兵法》所言,上下同欲者勝。《圣經》里也說得好,你想別人怎么對待你,你就怎么對待別人。人心換人心,七兩換半斤。用我的話說就是,生活上多多關照,工作上嚴格要求,成長上幫助跟上。誠懇,就是基于一個內心的那份善念,與人為善,和諧相處,容人共事。
誠實,是一個人最為基本的做人原則,就像農民種地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老父親當年曾經告誡我,人欺地一時,地欺人一年。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一個農業社會所形成的的良知,在現代社會依然還是值得尊崇的。我非常欣賞作家路遙先生的名言,像牛一樣耕耘,像大地一樣奉獻。誠實勞動,是我們社會最為牢靠的基石。老板做企業,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總是尋求捷徑,違背科學,不在遵守自然法則,我們就一定會遭受大自然的懲罰。做企業,偷工減料,付出的成本不足,我們何以滿足產品質量的要求?我們何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德國人的誠實,使得他們擁有了扎實的工業基礎,實業實力雄厚,才經得住了經濟危機的考驗,先進的技術,規范的管理,堅定不移的執行力,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造就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性格,獲得世界的尊重。
誠信,不是一件外衣,更不是一種營銷的手段,而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尊嚴。面對道德淪喪,道德滑坡,堅守誠信是一個老板和企業的必備品行。是消費者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人類的需要。老板之好誠,就是要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童叟無欺,公平交易,信守承諾,遵守商業道德和倫理。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是視誠信為生命,視誠信為企業最可寶貴的無形資產。胡雪巖“戒欺”,海爾“真誠到永遠”,步步高“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格力的“好空調格力造”,都是誠信的表現。客戶就是上帝,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客戶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無良老板,都將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誠,應該是一個人的血液,融入在我們的生命中,貫穿于我們的一生。那些不守誠,肆意踐踏民族最為基本的道德良知的人們,終將成為歷史的成渣,被掃盡骯臟的垃圾堆,被釘在恥辱柱上,遭萬民唾棄。老板,是一個社會的精英,就必須不斷地自我揚棄,修煉自我內心,凈化靈魂,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老板,是一個社會的先進代表,要成為一個社會的道德模范,為人師表,萬民敬仰,以誠興業,誠心誠意,成為我們美麗社會的優秀建設者。老板,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享用者,就需要心存感恩,不但要制造出至善是美的產品,成為大眾所愛,還要創造出健康的精神財富,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營養,永久相傳。大誠,至真;大誠,至善;大誠,至美。人心至誠,薪火相傳,誠通天下,溫暖人間。(何東征)
---2013-11-26義烏,大眾4S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