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已經進入三月,這幾日的氣溫快速上升,我們跑步進入了夏天。這非常規的變化,必然也會帶來一些不正常的反應,引發多種疾病。與這自然氣候相配合的,就是企業的員工招聘,一直熱度不減。員工隊伍重建,管理團隊重組,是一個系統化的老大難卻也是一個常態化的問題。這一現象的存在,也許會一直延續下去,不知還要持續多少年呢?
服務本土企業,研究本土經濟,我們一直在關注著這一“慘烈”而痛苦的現象。其實,任何現象的背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就企業與員工的關系而言,永遠是一個值得琢磨,值得費盡心思,值得不斷探素的問題。員工靠企業實現理想,企業依靠員工達成愿景。相互依存,互為魚水,但在事實上,卻并非如此。認同本來就是一個大問題,選擇就更加顯得困難,其最為根本的還是一個認知的問題,即企業是什么的問題。
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必有其存在的原則和價值,并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就企業組織的領導人而言,必然也存在三種狀態,老板、生意人,企業家。領導人自身的定位,決定了其對組織的認知。也決定了其對組織所需人員的認知。老板的思維是,來來來,你給我干;生意人的思維是,來來來,大家和我一起干;而企業家的思維是,來來來,大家一起干。為誰干,和干好了怎么辦的問題,才是最為根本的問題。先別說這是境界,這才是最為基本的源動力。老板只為自己著想,生意人需要與合伙人共享,企業家為的眾多人,是社會大眾。你若僅僅還是困在自我的小天地,必然是畫地為牢,到此為止。正因為這樣,才會有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的說法。
解決好了企業為什么的問題后,就必須要解決我們要到哪里去的問題,就是目標的問題。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向。這些清楚了,我們才會明白組織需要什么樣的人。定好目標,選好人是企業領導人的職責,領導者須常問自己三個問題:
1、企業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
2、企業賦予個人的責任(范圍)是什么?
3、什么是自己的核心能力,需與什么樣的人配合?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做個明白人,自己不累,才會有人追隨。企業領導者的人格魅力,企業組織的價值觀,這才是關鍵,是吸引人,留住人,評價人的根本。在員工素質普遍提高,知識普及,信息流通快捷的今天,還是開空頭支票,言而無信,誠信不足,以物質誘引,恐怕只是過得了今天,不會有明天。員工肯定會選擇用腳投票,載舟覆舟,人心就是一桿秤。
規范管理,明確目標,依靠強大的企業文化潤物細無聲,持續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才能夠健康發展,也才能有更加優秀的人士加盟。企業是一個平臺,不僅要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更要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促使其成長與進步,實現其理想與價值。如果員工沒成長,企業就不會發展。真正做到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安居樂業,敬業與責任的體現源于內心的熱愛。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先生倡導敬天愛人,就是人性化關懷的體現。(何東征)
2013-03-09于義烏荷葉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