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職場尷尬, 從頭再學英語 當初我是自學英語, 依靠英語功底而謀得了 第一份工作。因此我在每次求職的簡歷中, 在填寫 專業一欄時, 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寫上“英語”二字。 可讓我自己沒有想到的是, 正是這張擁有高等教 育的英語專業文憑, 讓我觸碰到了職場上的尷尬。 1998 年, 已在廣州一家企業做管理的我, 作 為精英人才, 被特招到了義烏新光飾品廠任營銷 副總、董事長特別助理。 一天, 公司來了位韓國客戶, 營銷開發部的人 員就請我去充當臨時翻譯員。那天, 那位英語也不 太流利的韓國客戶, 唧哩呱啦地對我講了老半天, 我一時無法與客人進行溝通與交流, 愣在那里不 知如何是好。好在當時一位老總在場, 他一口流利 純正的美國英語幫我解了圍。那一刻, 曾經為英語 驕傲的我, 一下窘得面紅耳赤。晚上回到住處, 我 整夜都無法入眠, 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 甚至幾乎 失去了信心。 我下決心要去找回那些曾失去的美好英語記 憶, 于是我立即去公司人力資源部借了《艾莫成功 培訓教程》VCD光碟8 盤, 一邊用心地傾聽練習, 一邊細致地做好筆記, 培養自信心。我每天強迫自 己堅持收聽英語廣播, 閱讀21st Century 英文報 紙。如果說學好英語是我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鹽 巴”, 那我要用知識將自己全身腌透。 通過不斷堅持和努力, 最終我把曾經丟失的 英語找了回來, 并認識了很多國外客戶和朋友。 2001年, 我和有關技術人員一起經過技術攻關, 將過去速度緩慢、技術落后的人工打版, 開發成了 快速而便捷的電腦打版, 既提高了工效, 又大大節省了打版師傅的勞動力。 迎難而上, 迎接新的挑戰 2002 年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轉戰到了華鴻控 股集團有限公司, 做了年薪30 萬元的總經理。 華鴻企業是一家致力于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以生產銷售油畫、鏡框、相框為主的義烏本土民營 企業。進入華鴻企業之后, 我依然一邊管理企業一 邊不斷加強學習。在華鴻的幾年時間里, 我通過學 到的知識, 先后規范了華鴻企業的營銷體系, 生產 編寫了兩本書, 一本是《5S+1現場管理手冊》, 一 本是《企業員工手冊》, 規范管理了企業下屬3000 名員工, 讓公司管理人員和員工們受益匪淺。 但我并沒有滿足現狀。在企業管理營銷過程 中, 我從沒放棄學習的機會, 特別是在2002-2005 年間, 我不辭勞苦地帶領團隊奔波于意大利、法 國、德國展會上, 哪怕工作再繁忙, 我都每天堅持 記日記, 留下心得體會, 幾年來厚厚的筆記本不知 記了多少本。當時的《浙江經濟報》專門開設了一 個時尚飾品專欄, 邀請我撰稿, 一年時間里, 我利 用業余時間給《浙江經濟報》撰寫了近 30 篇文 章, 不但為報紙提供了最前沿的時尚信息, 同時, 也鍛煉了我的文筆和思考能力。 迎接輝煌, 再向事業高峰出發 2007 年, 歷經十多載打工歷程的我, 在義烏 走訪了近百家企業, 先后進行了200 多場專業培 訓, 開始了新的旅程, 把自己沉淀了十幾載的企業 管理經驗, 用文字記錄下來, 寫成一本厚厚的 書———《管理·咨詢義烏——— 一個專業咨詢師的手 記》, 由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書中, 我用鮮為人知 的打工創業經歷, 用記憶定格下來, 用閑暇時間的 感動回顧著那一段段沉淀著厚重感情的歲月人 生。正因為我不斷學習蛻變, 2007 年, 我躋身 2006 年中國培訓師最具競爭力排行榜十強。 2007 年1月, 我義無反顧地放棄了高薪工 作, 成為金華市肯思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法人 代表。如今我正帶領團隊進駐義烏的浙江旭恒飾 品、奧瑪飾品等近200 余家企業, 為企業在管理、 營銷等方面出謀劃策, 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來義烏工作這么多年, 我在為別人做服務時, 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 那就是做精品, 不做贗品, 更不做廢品。 工作之余, 仍筆耕不輟的我, 2012 年1月又 出版了一本新書———《共贏商城義烏》, 受到眾多 讀者的熱捧。為了親身體驗和感悟中西方的不同 管理文化, 我曾先后多次去美國、德國、法國、意大 利、阿聯酋、新加坡、韓國等地考察學習。有300 余篇論文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商人》、《商 界》、《東方模具》、《深圳特區報》、《經濟視點報》等 報刊雜志發表, 并被多家媒體轉載。 在如今遍地都是企業管理咨詢公司的情況 下, 我帶領的肯思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不斷加強 自身建設和師資力量培養。肯思特咨詢連續3 年 榮獲“浙江省優秀管理咨詢單位”、“浙江省公眾滿 意質量誠信雙優單位”稱號。 有句話說“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 索”!我希望通過我和我的員工的不斷學習和努力, 能早日實現爭做“義烏飾品行業麥肯錫”的目標! 何東征 口述 鄭建偉 整理 義烏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