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世界之:
“杠桿” 撬動財富效益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延伸公司財務管理和經營決策方面,杠桿效益可以理解為:給我一點資金,我可以推動龐大的制造隊伍,創造出巨額財富。
初創企業之時(制造業企業為主要),創始人通常會遇到這樣兩類問題,第一,需要多少資金投入,以及形成多大的產量和銷量,才可以使企業盈利;第二,在既定的資金需求金額下,自己出多少錢,再借入多少錢,能夠使企業的經濟價值最大。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過程,就是企業管理者怎樣確定企業杠桿支點的決策過程,支點確定的好,杠桿效益就越大。
財務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的概念,財務杠桿又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是強調企業經營中對負債的一種利用及通過負債經營而引起的結果。財務管理利用杠桿的目標是:在控制企業總風險的基礎上,以較低的代價獲得較高的收益。財務管理中涉及的杠桿主要有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并對應著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企業總風險及有關的收益。
財務杠桿的經濟效益是企業在籌資管理過程中運用經濟規律的具體體現,是指企業負債經營能使權益資金獲得的額外利益,是通過負債經營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但是財務杠桿的運用也必然會帶來額外風險,效益越高,相應的償債壓力越大,風險也越大,因此企業管理者一定要事先認真分析,科學論證,謹慎從事。
管理者要提高企業籌資效益,就必須把握好企業財務結構、資本結構,按照企業預期合理搭配各種籌資方式;同時,合理安排企業的負債規模、期限、結構,達到財務杠桿效益優化,從而解決財務杠桿與企業籌資效益的問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這就是構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企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須客觀分析財務杠桿對企業的影響,只顧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無視財務風險而不恰當地使用財務杠桿的做法會形成反財務杠桿作用,是企業財務決策的重大失誤;管理者在運用財務杠桿創造收益的同時,分析影響財務杠桿的各種因素,抓住“效應”與“支點”兩個關鍵,避開誤區,合理確定應用策略,搞清其作用、性質以及對企業權益資金收益的影響,科學地應用財務杠桿理論,有效地實現其應有價值,有效規避財務杠桿的反作用力對企業帶來的損失。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對企業來講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影響財務風險的其他因素很多,其中有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必須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一旦預計企業將出現財務風險,就應該采取措施回避和轉移。
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此外,財務杠桿作用程度的確定除考慮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之外,經營杠桿聯合財務杠桿對企業復合杠桿和復合風險的影響,能達到一定的復合杠桿作用,管理者根據經營杠桿的不同作用確定不同的杠桿支點。
財務杠桿利益是既定財富在投資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并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財務風險也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風險,是經營風險向投資人的轉移。不管企業將來收益如何、有沒有足夠的資金都要償還,企業借款可能同時帶來財務杠桿的雙面影響:1、未來經營效益增長的情況下,財務杠桿會加速這種增長,形成杠桿利益;2、未來經營效益下降的情況下,財務杠桿使這種下滑進一步加劇,給企業資金帶來更多壓力,企業必須承擔到期無法支付借款本息的財務風險。因此,在關注企業獲得資金的基礎上,更要關注資金未來的使用情況,要進一步注重財務杠桿的間接效果,這要求企業管理者充分重視內部管理、尋找好的投資項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尋找利潤增長點,最終最大程度地獲取杠桿利益。
“財務杠桿”可以撬動財富效應,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是企業資本結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理財籌資決策需要在杠桿利益與其相關的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權衡。如果企業未來的銷售額較為穩定,企業便不會因為舉債而導致一時間無力償債的風險,這樣企業采用較高的財務杠桿就不會有后顧之憂;如果行業競爭激烈,采用較高的財務杠桿風險就很大。
企業為了取得理想的經濟收益,就必須合理地匹配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尋求適當的復合杠桿,以降低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實現企業收益最優化。企業一定時期成本支出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收益的實現;同時,企業成本結構的變動,也會對其收益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之下,企業要重視分析成本變動對收益的影響,合理地分配和科學地使用外來資金,運用“杠桿”,撬動財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