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真正的遺囑
轉載智通天下happypie.cn
來不及留下遺言的王永慶,早早布局一個公益信托計劃,經營之神對龐大遺產留下一個無形的枷,縝密擘劃臺塑的百年大計。
王永慶生前在想什么?
王文洋現在又在想什么?
他們想的可能是同一件事——信托。
王永慶利用信托,縝密擘劃臺塑的百年大計。而王文洋跨海訴訟爭產的背后,爭的不是遺產,而是一個在稅法上不重要,但在掌控臺塑集團卻最為關鍵位置的「信托資產的管理人」。
五月底,王文洋向美國紐澤西州法院聲請清查父親王永慶遺產,因而曝光的五大境外信托基金,超過兩千億臺幣的規模,皆無指定受益人。
一位熟知稅法的會計師判斷,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信托,通常指的是公益性質的信托。而這五大信托所持有的財產內容,主要多為臺塑美國等海外公司的股票。
但是,關系到臺灣兩兆市值的臺塑集團重要股權,則是掌握在財團法人長庚醫院及另外兩個公益信托「王長庚社會福利基金」及「王詹樣社會福利基金」手里。
王文洋爭的,是這些境內、境外信托的管理人(在公益信托里則稱為咨詢委員)位置。
臺塑集團的生物鏈中,掌握最高指導棋的,正是這些控股系統里的董監事及信托管理人,他們甚至有權指派各企業的董事長、或七人決策小組。
「除非你在里面有管理人或董事位置的制高點,才能支配整個集團,」一位長期鉆研稅務、熟知企業集團控股運作的會計師分析。
王永慶真正的遺囑是什么?
事實上,王永慶原本的構想,是和王永在一起,將所有財產都交付信托,用做公益。
王文洋的親姐姐、二房長女王貴云就清楚表明,王永慶所有錢都會信托,且每筆基金也注明將全數捐贈社會做公益。不留給子女,不管是國內或境外的公益、信托基金。
「他是有智慧的,不是財產放在那邊讓大家去爭,這會造成困擾。他一直想,財產應該是放到信托,」王永慶三房長女、臺塑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過去因長期在美國,曾下過很多功夫研究杜邦、福特等家族的信托模式,「只要放到信托就沒有問題?!?
為什么放公益信托就沒問題?
王永慶腦中思考的是要像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一樣,成就百年基業外,也要貢獻于社會。
歷史學家、中研院院士許倬云分析,二十世紀美國三大企業家洛克斐勒、福特與卡內基,共通之處是都敬畏上帝,一生勤勞工作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為了證明自己不負上帝所選,死后則將榮耀歸諸于上帝。
例如,鋼鐵大王卡內基一生勤儉,最后將大筆的財富捐助成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分類研究美國高等教育大學的「高等教育委員會」、及世界和平基金會等。洛克斐勒則創辦芝加哥大學、洛克斐勒基金會,資助世界許多醫院、大學的研究計劃。
王永慶及王永在兄弟所成立的公益信托,也有相同的眼界。
「現在他們的股權是信托,不能賣掉,就不會散掉,這樣就不會富不過三代,」臺塑董事長李志村也解釋,「董事長的概念就是錢太多給子女,會害了他們?!?
從成立到現在,王永慶家族的兩個公益信托,所從事的公益活動支出,都只用捐贈到信托里股票所配發的現金股利,而不會動用到股票本身。每年,再靠股票孳息,并以現金股利持續購買臺塑四寶的股票,這兩個公益信托的規模不斷膨脹,更加持續強化王家對臺塑集團的掌控能力。
臺灣最大的公益信托
臺灣的公益信托方興未艾,但王永慶家族的兩個公益信托,就占了臺灣公益信托整體財產總額的八四%,公益捐贈的范圍及金額,也隨著信托基金的累積而增加。
王永慶身后,連同王永在在臺灣的身價,合計近千億元。而兩個公益信托所持有的臺塑四寶股票,若以今年六月的股價計算,規模約為一五五.八億元,只占兩兄弟股票資產的一六%。
剩下的八四%財產,要如何順利進入公益信托內,還有賴家族成員凝聚高度共識。
比王永慶長壽一點,洛克斐勒在高齡九十七歲時離世,他墓碑上寫著,「我在地上所投資的都會過去,但在天上所投資的將到永遠?!?
王永慶能不能如愿學上洛克斐勒?王瑞華說,「一切就看我們小孩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