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美國到歐洲到國際經濟組織,在2009年后,都預測全球已進入經濟衰退期。隨著物資價格往下跌,接著企業虧損擴大,就成失業人員增加、收入減少、購買力低迷,隨后又進一步打壓物資的價格...國際經濟進入惡性循環的衰退期已得到確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外圍市場的經濟衰退對中國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由此而產生的破壞有多大?觀看所有的財經傳媒,滿目都是利空消息,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而所有這些都打壓著中國股市的走勢。在哀聲四起的股市里,筆者對美國歐洲拉美亞洲及中國的主要股票市場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后,發現:中國的股票市場已處在熊市的末期,理由有:
一.外圍市場的因素 的確,由美國樓市價格下跌所引起的金融危機,波及到全球各地,從而導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究其原因,歐美等國此次發生的金融危機是他們自身的社會制度必然的產物.在自由市場制度的國家,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往下回調,回調到一定的程度,又會往上走,這就是所謂的"乖離程度".所以,雖然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或再進一步導致經濟危機,然而,歐美等國的經濟是不會死亡的.從2007年10月起,歐美的股票市場已開始回調,經過一年多的下跌,淘汰了一部分投資者,重組了一部分投資者,又構建了一部分投資者.經過重組的和新構建的投資者,此時正在等候新的買入點(可以從各國政府的利好措施得到證明). 二.中國政治體制的因素 中國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他有別于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國有企業和國家控股企業依然是社會經濟的主流.因中國的經濟水平和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還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受到乖離程度過高的影響而回調時,此時的中國正在為達到小康水平而努力,中國管理層不會讓經濟進入衰退,因為,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如果經濟進入衰退社會就很可能出現混亂(前蘇聯和東歐各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中國管理層會動用一切力量來保證經濟增長,例如: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公共產業的投入;完善社會福利制度;提高戰略物資的儲備;購買國外的質優資產等等.其實,歐美各國經濟進入衰退對中國而言是個大利好,中國一定會抓住這機會來大力發展經濟,借此縮小和發達國家經濟水平的差距. 三.股票市場熊市末期的特征 股票價格經過一年以上的下跌,總體價格下跌的幅度超過20%,就可以確認為熊市.過程中出現維持兩三周的小幅反彈后,價格又繼續了更慘痛的恐慌性下跌,商業報道處處可見利空消息,在恐慌下跌階段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或一直持有股票的投資者也進行了絕望的拋售,下跌的股票以質優股和藍籌股為主.這個時期的股票價格仍然往下走.由于有些投資者不愿賣出,還有些開始買入,因此,下走的幅度緩慢起來.雖然不同時期不同市場的熊市不盡相同,然而,它們固有的特征是相同的.
四.中國股票市場現階段的圖表形態 上證指數從07年10月至08年10月,形成了一波下跌的主要行情,下跌的幅度達70%,期間的次級反彈未能突破下跌趨勢,因此可以確認07年10月到08年10月的主要下跌趨勢成立。進入08年11月后,上指經過反彈向上突破前面的主要下跌趨勢,接著展開了一波,頂比頂高,底比底高的上升走勢,且上指和深指相互確認,期間成交量比之前的有所放大,這樣的形態可以理解為有資金開始進入. 五.技術分析的結果 1.上證指數在08年11月開始反彈后,5日線10日線20日線向上升破50日線,且50日線已止跌向上。在上證指數和5日線收在50日線之上,加上50日線向上,上證指數日后大跌的可能性小。 2.自08年4月至08年10月,上證指數繼續一頂比一頂低,一底比一底低的下跌走勢,可是,MACD的走勢和上證指數的走勢已出現背離,MACD自08年4月開始就走出了一底比一底高的行情,且MACD在周線圖已經構成金叉向上的形態。MACD發出上證指數可能止跌的信號. 3.RSI在08年11月在超賣區出現背離信號后,結合BOLL在通道底的態勢一起發出了跌勢有可能逆轉的信號. 六.成交量的信號 從08年11月至09年1月,成交量變化的特點是:升,成交量大;跌,成交量小.且OBV指標沒有隨指數下跌,它發出了有資金吸納的信號. 七.資金的信號 美國的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中國的股票價格已經下跌了一定的幅度,包括上市的銀行股票,有效消磨了金融危機發生后,因為上市公司的外資股東減持所帶來的恐慌.世界第一的儲蓄率表現為大部分的中國人把錢存入銀行,這些資金在等待著投資機會,它們讓做空的人也開始了小心謹慎. 八.基本面的信號 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增加4萬億的投資建設;加大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持;維持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保證8%的經濟增長速度;提高社會福利的投入;提前實現小康生活水平等等,反映了中國經濟在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平穩的發展態勢. 九.市場的心態 時時有外資撤出中國股市的消息,分析認為,除了巴菲特在07年底08年春售出中石油是主動的投資行為外,在08年底09年春售出中國股票的投資者就是無奈的行為,他們可能是被迫抽水去滅自家后院的火.如果中國不是單邊市的情況,他們的行為對中國股票市場的打壓會變得更小. 十.政策因素 在單邊市的股票市場,股票價格容易受到人為的操縱,它未能反映出經濟的真實情況,大起大落的事情經常發生,并已嚴重限制了股票市場的發展.經過了兩年多的準備,將要推出可做空的機制.推出做空機制,可以平衡多空雙方的力量,減少大起大落的事發生,有利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 通過對以上十點的分析,中國股市已進入了熊市的末期.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在認真關注和觀望,做莊的資金已開始入貨,他們的手法很簡單,利用利空消息打壓價格,一邊打一邊入.可是廣大的小戶投資者,被他們打得頭昏眼花提心吊膽的.其實,我們可以大可不必這樣被動,那么,如何應對呢?方法在我前面的文章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