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時期,我國銀行業在競爭中進一步加強了對新產品開發的力度,不斷改進和創新對企業的服務手段。對于企業來說,應該及時了解銀行改革創新的有關情況,借助銀行的新業務、新產品為企業的理財服務,以便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理財水平。
借銀行的手去債市淘金
我國在1997年成立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了工商銀行、民生銀行等39家商業銀行對非金融機構法人開展債券結算代理業務,這就為企業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打開了大門。
對于這一新興的金融市場,許多企業早就想參與其中了,這是因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債券存量高達25000億元,遠遠高于交易所市場。長期以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債券回購融資利率要比交易所市場穩定,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國債利率水平也要比交易所市場高,目前,收益率水平在2-4%。還有期限從1天到1年的債券回購業務,可以充分滿足企業資金流動性需求。同時,企業在銀行間債市進行債券買賣交易,還可以賺取差價收入,實現其預期的高利率。業內人士算了這樣一筆賬:某企業在經營淡季時,有賬面資金1億元,資金閑置時間為6個月。如果把這1億元閑置資金存在銀行,銀行6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為1.89%,收益為94.5萬元。但假如企業在資金閑置時,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買入5年期金融債券1億元(票面利率3.29%),經營旺季需用資金時通過債券抵押回購融資1億元,期限6個月(資金成本2.3%),就可得到財務收益214萬元。相比而言,企業通過銀行間債市進行投融資財務收益多得19.5萬元。
企業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首先需要由企業與商業銀行達成開戶意向(原乙、丙類賬戶由銀行代辦轉戶、銷戶手續),然后銀行對企業提供的開戶資料進行初審,雙方簽訂《債券結算業務代理協議》和《債券買賣代理協議》,并代客戶在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辦理開戶手續,企業在安裝好相應的系統后,就可以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活動了。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結算公司的有關規定,企業通過銀行代理債券結算業務,需要支付結算傭金和賬戶維持費。其中賬戶維持費100元/月;債券交易收取結算代理傭金,為結算債券面值的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