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入社會時,常聽人們說,「如果喪失了靈魂,就算贏得全世界也沒有用」。現在我開始懷疑了,未來的歷史學家回顧這個時代時,也許會說,「這些人在新崛起的全球經濟體中賺進龐大財富,但同時也摧毀了家庭、社區、甚至國家。」我要請教的是:你怎么看待贏」這件事?這難道不該凌駕于市場之上嗎? ─愛丁堡,蘇格蘭 「贏」這檔事其實跟市場沒有關系,而且也沒必要去扯上關聯。根據我們的定義,「贏」應該是自我追尋的旅程;也就是個人設定目標,并努力達成的過程。它可能是建立一個溫馨家庭,成立、或資助游民收容所,也可能是輔導學童閱讀,或駕船游歷世界各地。 這個目標也可能是成立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綻放光芒。 「贏」,指的是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它不見得是為了報酬,只是有這個可能性。不過,「贏」的真諦在于實現人生的理想,在于過 程、使命、以及成就。 「贏」并不會毀滅家庭、社會、和國家,就算企業在新興全球經濟體系里獲勝也不會如此。事實上,你認定成功一定跟道德敗壞脫不了關系,這想法就已大錯特錯。 商場上的「贏」并不是零和賽局。在體育競賽中,有贏必有輸;可是在商場上,某家公司脫穎而出,通常也會帶動許多企業的崛起。公司成功除了造福股東和執行主管,連員工、經銷商、供應商也可以因此受惠。微軟和安進生技制藥(Amgen)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的成功帶動數十家供應商、經銷商的崛起;有時甚至帶出新的產業,以及許多新的競爭對手。最重要的是,這些崛起的企業,創造了維系著社會命脈的就業機會。當人們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才有余力在柴米油鹽外,追求人生目標—教育下一代、旅行、或參與慈善;人們開始懷抱夢想。 成功的企業除了創造就業機會,也跟員工一樣誠實納稅,并資助學校、醫院和法院等各式各樣的公益計畫。 「摧毀」二字從何而來? 你顯然知道,企業界有為了利益不惜出賣靈魂的人。每當發生企業主管撒謊、詐欺或行竊的丑聞,人們就會再次炒作這些陳年丑事。這種害群之馬并非只出現在企業界,任何領域都有他們的蹤跡,宗教界、政治界無不例外。 不過我們深信,就像大多數的人是和善的一樣,商場里頭的人大多也是好的。他們想要贏得干凈、漂亮、合法;他們想創業或協助他人打造優秀企業;他們每天尋覓新點子;他們希望發明做事的新技術、新辦法;他們也希望為自己、為家人、朋友和同事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未來的歷史學家回顧這個時代時,會說這些人對「贏」的定義,毀了這個世界嗎?還是說,這些人為后代子孫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體育競賽中,有贏必有輸;在商場上,某家公司脫穎而出,通常也帶動許多企業的崛起。
黃力泓文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