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姜是老的辣」這種說法,不過去問問那個第三任丈夫仍是酒鬼的女士,你就知道這句話究竟是真是假。 有些人與藥物、酒精使用者相處經驗豐富,但是這些經驗不一定會讓他們遠離藥物,有時甚至會沉溺其中。 如果醫生在診療后,建議你為了心臟健康戒煙,你應該不會反駁:「醫生,不必擔心,我有很多抽煙的經驗。」 這再次證明了,經驗對你不一定有益,甚至會傷害你。 經營事業也一樣。如果你的經驗均不具成效,對你來說這些經驗或許弊多于利。毫無經驗的競爭者只要知道如何做好廣告營銷與客服,很可能從一開始就超越你的表現,就算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菜鳥。 你的經驗會讓你落入僵化的窠臼,讓你的事業在關鍵處連連慘敗。僵化的做事方法與僵化的墳墓,只有數尺之遙。 假如愛迪生(嘗試上千次才成功發明燈泡的人)每次都重復相同的實驗,步驟分毫不差,他可能會說:「我的經驗告訴我,燈泡不可能成功。」這就是為什么絕大多數的經營者無法獲利。 因為他們不斷重復無效的方法。 多數人相信,如果撐得夠久,經驗會改善個人能力,讓事業賺錢。不過,這并非事實。 迪娜和亞倫從十二年前創立一家小型營銷訓練公司,以為結合迪娜的公開演說經驗與亞倫的會計能力,一定會大獲成功。經過幾年的賠本經營,兩人負債累累,決定雇用一位名叫羅夫的事業顧問。 「你目前要扭轉頹勢的策略是什么?」羅夫第一周上班就提出這個問題。 「策略?」亞倫說。 「是的,讓我們看看你目前的計劃,看有哪里可以改變或重組,讓計劃更快出現成效。」 「計劃是什么?」迪娜問。 「你成功的計劃,扭轉頹勢的計劃。」羅夫說。 亞倫說:「我們不太懂你的意思。現在我們就像在對抗身邊的熊熊火焰,除了大幅減薪,也和顧客見面,花更多的時間讓公司走上軌道,所以我們認為……」 迪娜打斷他的話:「我們有信心,也常一起禱告。我們相信,只要撐下去,不要喪失信心,累積的經驗會讓事情有轉圜余地。如果你持之以恒,就會變成專家,這不是很有道理嗎?」 羅夫說:「不,這不成道理。如果你進城的方向是錯的,不論在路上駕駛多久,都不可能順利進城。這和你有沒有禱告,或是對這條路有信心毫無關連,錯誤的路就是錯誤的路。」 迪娜說:「別人不是這么說的,我們剛創業時,大家都說經驗和努力很重要。而且工作的時間愈長、付出的努力愈多,得到的回饋也就愈好,這也是常識。」 羅夫說:「常識不見得正確,看看你們的數據,數據不會說謊。數據是你們手上僅有的事實,或許你會說謊,但數據不會。你走錯了進城的方向,這條路不但不會帶你進城,甚至會讓你愈走愈偏。就這層意義而言,累積經驗和努力工作都在加速你的失敗。」 迪娜和亞倫面面相覷,這與他們對事業、人生的觀念大相徑庭。 羅夫為兩人草擬了一份新計劃,一切作法都遵照本書原則制訂。雖然執行計劃花了大約半年,但是迪娜與亞倫的公司已經開始獲利。一年后,兩人不僅獲利,還是小區中收入最高的人。這份事業為他們帶來極大的財富。 迪娜和亞倫對羅夫說:「謝謝你為我們的事業所做的一切。」 羅夫說:「這才是真正的事業,事業是為了讓你賺錢,不是讓你辛苦度日。」▓從五次失敗中站起來 假如你過度重視經驗,經驗會強化錯誤的經營方法,讓你錯失賺錢機會,遠離創業的初始目標。 請注意經驗的重要程度,就算是別人的經驗也一樣。如果你只是為了擁有更多經驗,才聆聽他人說法,很有可能受到負面思考者的影響,面對經營者常遇上的迷思。失敗是會傳播的,請重視他人的成功之道,而非一味地重視經驗。 許多有「經驗」的人對我們課程的成員表示,我們的原則太簡單,根據這些原則成功的故事又太單純,感覺不像真的。 他們有兩點是正確的。個案的結果都是好的,山姆的創業故事與輔導他人的種種歷程也都是真的。山姆創業失敗五次后,成了百萬富翁,靠的就是這些簡單的原則,本書正是他成功的秘訣。 有些人認為以山姆的方法成為百萬富翁只是個夢想,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就像贏得彩券一樣。 成為百萬富翁真的是夢想嗎?美國和加拿大有數百萬人——不是數千人,而是數百萬人——像你一樣,憑借經營小本生意,成為百萬富翁。你也能成功,但是創業時不能抱持過度樂觀的態度,而是要誠實面對能讓你致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