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的成立與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兩家場外交易市場已成三足鼎立格局,這標志著廣東資本市場活躍高效,對拓展廣東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解決融資難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是廣東企業的福音。
廣東又一股權交易中心成立
2013年7月11日,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在佛山南海掛牌成立,該中心將于9月中下旬正式開業運營。與之前廣東地區已有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兩家場外交易市場,成三足鼎立之勢。
本人(朱耿洲博士)認為,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省市共建、券商主導、市場化運作”的運作模式,通過前期開展股權交易,可以為中小微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多種融資、交易等服務,包括提供定向融資、股權質押等多種形式的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促進了廣東資本市場的繁榮,也對中小微企業在“錢荒”后經濟時代解決融資難題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廣東省內三家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各自定位清晰,能形成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和深圳前海股權股權交易中心則分別在廣州和深圳具有區域優勢,而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立足佛山南海,或可對該區域的20萬家潛在企業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在金融強省戰略的指引下,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與同期成立的佛山民間金融街是廣東省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不斷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的有力探索,是佛山及珠三角地區雄厚的產業基礎及發達的民間資本有效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舉,同時也是緩解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全省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服務區內的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有效途徑。
股權交易中心遍地開花共建資本市場
一直以來,中國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異常強烈,但因融資渠道受阻,只能忍餓挨凍;而以PE為代表的各類投資機構雖有資金,卻始終無法突破退出渠道單一的困局。為滿足企業融資和PE的退出需求,股權交易所應運而生,天津股權交易所與濱海國際股權交易所當屬先行者與領跑者。而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的路徑越發清晰,股權交易中心也在全國遍地開花。包括廣東、山東、武漢、上海、浙江等地,都陸續推出了當地的股權交易中心,也得到了廣大企業的響應,僅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就吸引了千家掛牌企業。
各地股權交易中心的陸續成立,客觀上也在形成競爭格局。因此各中心要創新業務模式,豐富股交中心功能,發展掛牌數量、提供實際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正直服務于企業,使資本市場的內涵日益豐富、外延更加廣闊。
股權交易中心是企業實行可持續發展的平臺
運營打造股權交易中心這種多樣性的融資平臺、通過多元化融資渠道為中小企籌集資金,是我國中小企面臨的新的機遇,是直接融資的又一個優質平臺。這也是政府及金融機構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結果。
但是有目光、有戰略的更多企業不僅僅只是希望通過股權交易中心的平臺拓展企業自身的融資渠道,能融到多少錢、能吸引多少個風投,而是將來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甚至于希望借助在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經驗,最終實現登陸A股市場的夢想。這才是真正企業家的使命與宿愿。因此股權交易中心不能為了交易而生存,也不能一味埋頭創新,而是應該更貼近企業家的需求,提供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