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強,徐漢強講師,徐漢強聯系方式,徐漢強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新營銷實戰派:實戰營銷專家、社群營銷專家、中華講師網金牌講師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徐漢強:【私聊會】互聯網黑洞與煉金講座4:微博和微信都劫數難免
    2016-01-20 14186

    【私聊會】互聯網黑洞與煉金講座4:微博和微信都劫數難免

    私聊會:互聯網黑洞與煉金

    時間:2014年5月10日(周六)20:30--0:40

    第二講微博、微信與大互聯網

    仲昭川:在坐井觀天的年代,我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內心充滿了自豪。互聯網時代,我們胸懷世界,放眼祖國,內心充滿了焦慮。咋會這樣?因為這個世界太大,大到讓我們感到自己的渺小。古往今來,有大成就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大世界。如今的大世界,就是大互聯網。

    如今的互聯網,解決的早已不是電腦的連接問題。搜索引擎已把全世界的提供者和需求者都連接起來。網絡社區已把五大洲七大洋具有共同興趣或共同利益的人們連接起來。智能手機已把所有相干和不相干的人都連接起來。再加上早年間接觸到的物聯網,這便是大互聯網時代。

    對于咱們中國人,在滿打滿算二十年的小互聯網階段,有三個里程碑:美國的文頓瑟夫把電腦連起來;中國的李彥宏把中文信息連起來;新浪的微博把中國的弱勢群體連起來。所以,互聯網真正進入中國社會,是從微博開始的。

    中國的互聯網里,最近幾個月出現了一次劃時代的進步,在政府沒有強求和號召的情況下,網民們開始主動要求并進行實名制了。這個意義,在今后的歲月里,你們會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每個人都將受益無窮。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有了微信。微信玩的是私密。微信滿足的需求,專屬一個宅國里的宅民。

    大家都曾記得,當年令人討厭的大狗子上網,給自己起了個網名叫二狗子,瞬間變得人見人愛。雖然狗子還是狗子,但虛擬空間給了他一個很好的舞臺。現在不同了。這個虛擬的舞臺,已經跟社會舞臺重合了,你是什么,就必須還是什么。不僅僅對于商業,這對整個社會,都是一次革命。互聯網為人的關系重組,帶來了空前的便利。

    與其說移動式閱讀和碎片化學習使我們有了更多的談資,不如說微博和微信讓我們徹底告別了書本,告別了成為知識型社會中堅的機會。這是喜憂參半的又一次文化大革命,只是不流血而已。當然,如果大批像馬千里這樣的有識之士正確引導,還來得及。

    史賢龍:恩,這個地方是否解釋一下,為什么喜憂參半?

    仲昭川:得到的是損失的大體相當吧。人們現在之所以冷落微博、迷戀微信,只是因為微信更安全、更方便,這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不可能顛覆PC互聯網。人,畢竟不是野生動物。雖然很多事情可以在馬路上、大街上做,甚至在野地里做,很方便、很嗨,但更多正經事,比如學習、工作和生活,還都需要回到家里,回到桌面和床頭。

    楊江濤:不完全同意。冷落微博,迷戀微信,是因為。一:微博上的假東西太多,微信則相反;第二:微博是“人與信息”的關系,而微信是“人與人”的關系;相比較“人與人”,更有價值

    仲昭川:但為什么人們非要移動起來才踏實呢?這到底是什么旋律?老楊分析的很到位。不過,先別著急。我先舉一個例子:你年輕時泡妞,是不是先要約定、然后吃飯唱歌、再去電影院?折騰一大圈,大家都疲勞了,才來到家里細聊。對不對?

    史賢龍:濤濤這兩點,老杜、胡掌門、新張利肯定嗤之以鼻。

    仲昭川: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把這些都省了,你只需要抬抬手,動動手指頭,很多事就順利辦完了。一只手的事兒,就高潮了。這這么簡單。

    問題又來了:為什么踏踏實實坐在家里電腦前,就不能用手解決呢?這取決于你跟別人的關系。要是基于興趣,那是交流。你必須保持自己隨時隨地都方便的狀態,把交流的主動權禪讓給別人,才更加討人喜歡,別人才會對你更有興趣;要是基于利益,那是交易。你必須最大限度降低彼此的時空制約、最大限度增加交易頻率,你的利益才能最大化。目前來看,智能手機確實比電腦更適合大多數,尤其適合所謂的主流人群,他們一天到晚都在人堆里發揮作用,回家就是睡個覺。

    諸位!如果你僅僅從私密、安全、方便等角度來看微博和微信的不同,那就錯了。人們不僅可以拒絕微博,也可以拒絕來往、拒絕易信、甚至拒絕陌陌!這跟移動不移動沒關系,別老拿移動互聯網說事兒。但是請問,為什么人們無法拒絕微信?

    原因很簡單:并非你個人選擇了微信,而是你的社會圈子選擇了微信!為什么他們選擇微信?因為馬化騰率先把每個人的電話通訊簿關聯到大家隨時攜帶的語音留言箱里了。這是關系。互聯網的實質就是關系。當關系和關系發生關系的時候,這世界就吵吵起來了。

    在沒有微信的時候,互聯網始終是一小部分人的偏好。除了游戲、交友、購物,他們還癡迷于網上爆料、癡迷于網絡真相、癡迷于用網絡輿論改變社會。殊不知,這些人能接觸到什么?他們能了解到什么?又能改變什么?很有限。太有限了。他們大部分人不是社會主流。知道的都不說,說的都不知道。瞎吵吵。

    楊江濤:按博弈論的觀點來說,微信就是“謝林點”。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心照不宣的選擇。

    仲昭川:新浪微博就是個好例子:幾百個大V在吆喝,幾千萬人跟著瞎起哄。結果,把某些大V干掉,大家立馬兒都老實了。微博救了你們,你們卻害了微博。從這個角度看,微信的社交前景并不樂觀。你肯定不信。但馬化騰信。因此,馬化騰始終在給微信找出路,其中包括互聯網金融和走出國門這些戰略戰術。

    說白了,微博是新浪的一個社區而已,微信只是騰訊的一個應用而已。這在我們的大互聯網上,都是滄海一粟。因此,微博和微信的劫數難免,是因為它們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在很小的局部,而不是整個互聯網。

    楊江濤:微信交流的信息是隱形的,只在小圈子里有煽動性,不會威脅國家安全。

    仲昭川:當科技把越來越多的數據載體通過感應、波流、管線等方式連接起來時,大互聯網會變成我們不認識的樣子。將是什么樣子?不必預測。量子化世界的不確定性,幾乎使我們所有的預測,都失去了意義。這時,我們還是要追究本質性的邏輯。

    大互聯網正在不斷激發人們產生新的欲望,導致新的需求,以至無窮。如果把極度快速的增長比喻為爆炸,那目前市場上逐漸體現出來的,恰是一種類似上世紀知識爆炸和信息爆炸的“需求爆炸”。

    如果真有需求爆炸,那就一定會導致滿足這些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爆炸”。市場的繁榮就會趨于無限,市場的競爭也會趨于無限。這樣一來,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難以想象?請別忘記一個已知的事實:我們的錢包沒有爆炸。需求爆炸,充分暴露了我們的欲望無限,但我們的購買力是有限的,受到現實牢牢制約。于是,市場就會自然地、必然地、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產生回歸。保持欲望,回歸現實。

    讓人冷靜下來容易,但在無限需求面前,讓市場冷靜下來、讓競爭消停下來,不那么簡單。最終的結果,無論怎么進行邏輯推演,解決方案仍舊只有一個:大互聯網的回歸。回歸到哪里呢?回歸互聯網最初始的本質。分享、共享、免費、利他。這,就是互聯網精神。當然,史總把這種精神進行了演繹和變換,但都是殊途同歸的。差異化、多元共生,是互聯網文明的高級狀態。這種狀態,每每體現在我和史賢龍先生的對話中。感覺很美妙。世界、人生,本就應該是這樣的。

    丁思輝:感覺老仲賦予了一個理性的東西太多感性的寄托。

    仲昭川: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顛覆,進而引發了傳統價值觀在不同維度下的再生。目前,互聯網金融引發的思考,幾乎覆蓋了全社會。由于涉及到了錢,而且是每個人的錢,整個社會的價值鏈開始變形、纏繞、合并、拆分。在三維里看,這是重組。在四維里看,這是重構。

    重組,是規則層面的,機構力量將一如既往地掌控全局。重構,則是全面涉及財富的三要素:規則、手藝、關系。于是,所有人都參與進來了。攔都攔不住。

    人文推理確實是個黑洞。沒招。所有人的參與,從金融的角度,小互聯網時代殘余的“黑箱經濟”勢力將被進一步瓦解。每個人的利益都被放在一個又一個公開的平臺上,在全世界的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盈虧。

    想想看:這時候的對沖基金也好、量子基金也罷,還能呆在華爾街的豪華辦公樓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嗎?華爾街是世界上唯一的、或者是最高的金融冰山,一旦被互聯網金融的烈焰融化,將是汪洋一片。大佬們的諾亞方舟在哪里?

    羅姚:三維,四維較抽象,照顧下我農村人,謝謝仲老師。

    仲昭川:加上時空的概念,就是四維。

    移動互聯網不可怕,可怕的是“互聯網移動”?;ヂ摼W時代正由話語權對等,一步步向收益權對等移動。暗中的移動。

    但這不是最要命的。人類社會在互聯網文明的愛撫之下,數據成為了一種權力。所謂數據,可能是一串代碼、一篇文章、一個圖片、一副對聯、一段視頻。這些數據早已存儲在那里,叫“云”也好,叫什么都好,這都沒關系。但是,當人的行為和意識跟數據發生關聯,數據反映出來的,可能就是一個事實,甚至是一個念頭。念頭,是可以被關聯數據撲捉到的。因此,數據權對等,很可怕。但也很好玩。

    數據權對等的時代,就是眼下這個時代。它不是科幻。不信你看:那么多艷照、開房視頻,是誰的,從哪兒來的?每個普通人都可能有這些隱私,但普通人不關注普通人,只關注欺負他們的人。每個欺負他們的人,一定有比艷照和開房視頻更大的隱私。但那些隱私不重要,因為普通人無法用更大的隱私來娛樂。隱私被娛樂了,這人就瞎了。

    史賢龍:微博是政治,微信是文化。

    仲昭川:老史,還真可以這么說。雖然我一直沒搞懂人肉搜索是怎么回事,但畢竟可以猜測和推演。這在本質上,就是數據分享和共享。只是當事人不情愿而已。可以想象,數據挖掘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是人人自危的。只不過,社會數據權大面積對等后,這個局面就會不同。至少人與人之間變得互有顧忌,不會輕易彼此冒犯。到這里有問題嗎?我要繼續往下講了。

    楊江濤:也就是說信息不再經過權力中心,進行分配。而是由屌絲們轉發整個世界就是一張網那個節點只要冒出來,大家都知道了世界是平的,略高就冒出來了。

    仲昭川:那當然。

    丁思輝:有沒可能象監控QQ群那樣,對微信內容進行監控?

    仲昭川:那肯定。但是不找死就沒事。請您注意:現在是大互聯網,它不僅是桌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還包括物聯網。桌面互聯網的關鍵詞,是電腦。移動互聯網的關鍵詞,是手機。

    廣義物聯網的關鍵詞,是感應。如果說桌面互聯網連接了所有的電腦和信息、移動互聯網連接了所有的手機和人,那么物聯網把人與一切數據、一切智能工具、甚至一切物體都連在了一起。從這個意義上說,物聯網包括了有線、無線、感應等各種連接方式,它會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加陌生、也更加方便。

    諸位別害怕,我不喜歡預測,這個也不新鮮。我們最初接觸到的物聯網,可以追溯到還沒用上電腦互聯網的時候。那時的商場、寫字樓或酒店里,都已經有這樣的系統:你在任何一個房間點火取暖或焚燒信件,都會引發警報,天花板上不起眼的那一朵蓬頭就會向整個房間噴水。甚至,消防車已經響著警笛奔你的區域呼嘯而來。這種消防系統,如今已經變得更加智能化、系統化、普及化,覆蓋了所有的城市,乃至名勝景區。不過,這只是狹義的物聯網,就像以前說的局域網。

    目前引發全球投資熱潮和技術暗流的,是廣域物聯網。在物聯網時代,一個司機可能在長途運輸中突然聽到后面的蘋果在求救:嗨,老兄,我們已經有人開始腐爛了,想想辦法怎么樣?度假小屋里的攝像頭也會給你發來語音:有一對野鴛鴦進來弄臟了你的床單,下次別忘了帶新的過來。當你下班不想回家在街上閑逛時,會有短信提醒你:身邊某個建筑物的某個房間正在舉辦聚會,你已經被選中并邀請,于是你有權限查看現場視頻和相關資料,決定是否出席。

    諸位!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情景是科幻,那就錯了。不妨看看十年前的智能家居系統今天已進化到什么程度;更不妨百度一下各地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都在做些什么樣的項目。這些年,全身癱瘓的霍金用眼球轉動來寫作,對他自己而言,利用的就是局部的物聯網。這是最直觀、最著名的案例。

    史賢龍:特斯拉來了。智能家居已快速形成為新產業,規模正在擴大。

    仲昭川:在廣域物聯網的環境下,由于觸摸和感應,屏幕窗口將無所不在,而且可以任意拉伸和轉變。互聯網入口不再僅僅是手機和電腦。互聯網和人的關系也不再僅僅是發布和瀏覽、點擊和被點擊。所以,技術上早已不存在問題。物聯網至少是一種智能互聯網。

    物聯網發展和普及的進程,關鍵在于物聯網在局部的利益博弈和整體的無奈等待。我大學班長現在是知名跨國公司的總裁,不久前在中國一個三線城市跟民營企業家聊天。民營企業家躊躇滿志對他說:智慧城市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

    民營企業家這個詞匯,接近于貶義詞。但頂著這個貶義詞的人們,如今已經在物聯網領域隨心所欲布局自己的財富帝國了。這是一種更大的信息不對稱。他懂,別人不懂。于是,他就隨便發財。物聯網帶來了無窮的誘惑和滿足,更帶來無窮的成本和利潤。但玄妙的是:無窮的利潤還未產生,無窮的成本投入卻讓很多人先發了起來。

    史賢龍:智能城市,現在就是在圈地、圈政策錢。

    仲昭川:正如你家蓋旅館,還未開張迎客,蓋旅館的包工頭已經從你兜里賺了十幾萬。過去人們想發大財,都是拼命蓋高樓、建新城,落下罵名;現在更簡單,你只需把現有城市從里到外來個一魚多吃即可。這,就是在座諸位群友的機會!

    人們關注趨勢、喜歡預測、熱衷未來,絕對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一種自古以來的生物本能。誰都不想落在后面被野獸吃掉。千萬年的遺傳密碼在潛意識里告訴我們:先知先覺的人,生存的概率比后知后覺和不知不覺的人要大。然而,科技帶來的方便,增加了我們的懶惰,包括大腦的懶惰。對今后的一切,往往是滿足一下聽覺就算了,最多也是積累點談資。甚至,很多人把用腦整理垃圾信息誤當做思考,日復一日。因此,每個表面上熱衷未來的人,其實都變得后知后覺、不知不覺。

    在日常生活中,殺人不同于車禍。殺人有太多先兆。可我們偏偏必須用至少一個人的生命去證明另一個殺人犯的存在,然后執行正法。通常不是先知先覺、化解防范。真正的正義,是讓兩個人都好好活著,而不是殺人和被殺。對嗎?

    丁思輝:嗯,捅破了很多似是而非的現象。

    仲昭川:同樣道理,大量的事實和先兆,把物聯網的無限機會強行擺到我們面前,可我們偏偏視而不見,非要等物聯網火了再說。正如前面所述深圳遍地的手機老板,非要等雷軍火了,才肯相信手機的無限機遇,才肯承認真有“互聯網思維”這回事。

    有道是:工業污染環境,信息污染大腦。本來就笨、反應慢。這一下,完蛋貨!

    當然,還必須把話說回來:即便再過一萬年,還會有披麻戴孝、萬里奔喪的人,絕不會人人都在網上致哀。互聯網將永遠捍衛這世界上的差異化。相比于桌面互聯網和手機互聯網,或許,物聯網帶來的不是我們天翻地覆的改變,只是讓我們更加方便。

    我們真的沒必要替科技進步著急,更沒必要因為科技革命而過于興奮。事實上,我們應為自己的大腦著急,更應為自己的思維進化而興奮。物聯網只能讓我們變得更懶、更笨,甚至更傻,不信,看看桌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害處就知道了。君不見:大家都在微信上忙著給別人洗腦。君不見:多數人都不學習,有事沒事百度一下就全知道。君不見:沒有互聯網時沒什么人說我傻,如今在網上天天能碰到認定我腦殘的人。這個沒招。

    丁思輝:其實,我個人覺得互聯網和科技進步沒有把人變懶,這可能是個誤區,事實上互聯網使得大家更忙更累。

    仲昭川:現在有很多人,經常對大數據興奮、對云興奮、對微信支付興奮,甚至對包子興奮。

    都是些不該興奮的事兒。互聯網的文明,能讓人變得聰明。不過有個怪現象:互聯網也能讓人變得更傻。巴黎的罪犯比北京猖狂,紐約的罪犯比北京密集。但他們都不傻。罪犯不傻,普通人更不傻。除了癡呆和精神病人,沒有人會覺得奧巴馬吃的漢堡跟他們吃的漢堡有什么不同。一個國家傻子多,并不耽誤發展,但沒辦法進步。發展和進步是兩個概念。

    史賢龍:中國需要的是進化。進步已經不夠了。

    仲昭川:因此,面對物聯網,絕不僅僅是話說回來這么簡單。還是要回歸原點,先搞懂我們自己。互聯網的人文本質是關系,而物聯網將把剛剛重組的各種關系再次重組。這就可能讓我們看到一幅玄幻的圖景:當李彥宏們修理了那些當上帝的企業、當雷軍們顛覆了所有信息不對稱的行業,更大的企業上帝們正向我們走來,更多的信息不對稱將讓某些行業暴富。物聯網是個迷局。不說太多。

    最后,請允許我用一句話,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大互聯網,改變的是我們的生活,不是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思維要靠自己來改變。謝謝各位。

    拍磚時段:

    丁思輝:關于物聯網的納入大互聯網的概念,然后和你前面論述的人文本質,我覺得有一些問題,一個是物理的納入,一個化學的總結。

    仲昭川:關于物聯網的納入大互聯網的概念,然后和你前面論述的人文本質,我覺得有一些問題,一個是物理的納入,一個化學的總結。你說的復雜了,都是物理性的。

    丁思輝:如果單純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那么對人文本質的總結,我認為很好,但是物聯網的人文本質,似乎有些牽強,至少不是核心。

    仲昭川:跟水電煤氣都差不多。目前可以理解為外圍。你現在只能這么理解:物聯網是個迷局。搞不好,是一次更大的披著科技外衣的房地產。

    羅姚:白天看到大家討論90后,聽了仲昭川開講,談兩個想法:1、90后在互聯網下更具有獨立思考等,更令人敬畏,雖有對他們不吃苦的看法等,2、90成社會生力軍時將會改變整個生活環境和政治環境。

    仲昭川:羅老弟說的極為精辟!(贊同意見)物聯網,是個好談資。怎么談,都沒事。現在酒桌上還夠不著廣義的那一層。等著成功案例吧。很快。

    丁思輝:物聯網,比互聯網,相對簡單很多,到最后無非“水電“屬性,當然是個復雜的”水電屬性“版,但最后的本質,跟當初的無線電、數碼通訊這些沒啥區別。

    史賢龍:我問個現實的:騰訊將微信升級為大事業群,意欲何為?

    仲昭川:他現在又在布新局。不然大莊家饒不了他。

    史賢龍:布什么局呢?

    仲昭川:一張一弛唄。打掃戰場,需要一個掩護性的局。

    史賢龍:能顛覆微信的是什么呢?

    丁思輝:感覺上不用擔心股票上的一時得失,騰訊的硬資源和大方向沒問題。

    查理:微信有點象谷歌提供了核心的社會服務

    楊江濤:一個作家,往往是他作品的徒弟,而不是自己作品的師父(喜歡這句話)。

    丁思輝:用戶的占用和社會服務的基礎資源占有,目前還是一個很難超越的東西。無法超越,和成就一個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楊江濤:很多閃光的東西,是即興的,而不是規劃好的!如同爵士樂。

    丁思輝:其實,談到現在,大家有點眼花繚亂,但我覺得有一句廣告語,可以讓我們反思沉淀一下。潮流來來去去,生活本質依然。

    楊江濤:還是有改變的,每天前進一步,永遠真正服務。

    丁思輝:也許,再多的科技和人文現象的改變,也無法改變人的本質,那么那些本質所指向的資源供給占有,仍然是最靠譜最長久的競爭優勢?

    楊江濤:我覺得,別跟老仲戧茬論點,他的東西不是用來爭執的,而是用以啟發我們的。

    我看了一半,覺得有些說法老仲昭川總是適可而止,讓我很著急,我想罵,但發現答案自己一思索是知道的。

    仲昭川:老楊確實是高人!看明白了。我現在是真激動。沒錯,我就故意的,剛到高潮就拔出。每個章節,卻不拖泥帶水,一道高潮就收尾,直接奔下一炮

    査理:智慧需要在一定組織架構支撐之下才有價值。大家注意沒有孫子提到的第一個關鍵要素是“道”?

    史賢龍:微博正在被微信分流,尤其是高端人群。未來兩年內,微博將被邊緣化、屌絲化。實際上,去年新浪一份微博用戶調研報告里,已經有這個苗頭?,F在可以說,這是正在運動中的趨勢。老仲對這個觀點如何看?

    仲昭川:倆小孩掐架,都不一定。誰被掐死了,家里大人都不干,不用怕,出不了事兒。微信暫時占上風是肯定的。

    史賢龍:關于互聯網思維及互聯網世界,我有個看法:很多人沒有理出真正的頭緒,他們只看到圍繞變化的爭論,卻沒有看到變化本身。

    兩本書,兩個人,一個會,一場互聯網本質與商機的思想碰撞!

    【緣起】仲昭川《互聯網黑洞》與史賢龍《產品煉金術》并不是一個層面的著作:前者在天上對蕓蕓眾生發出曠世之音,后者是在地上向企業人諄諄教誨如何避免智造暢銷產品。

    相同的是,這兩部著作都是“20年磨一劍”。更相同的,兩部書都會因為書名的古怪而讓普通讀者止步,卻又因為內容讓讀過讀懂的人大呼過癮。

    2014年,滿大街都在說互聯網思維,可是《互聯網黑洞》的思想卻如狂野臘梅一般落寞;所有人都在高談闊論“產品為王”,卻沒有幾個讀過2012年出版的《產品煉金術》,依然在耗費巨資制造無數的垃圾產品。

    于是,BiiA創新聯盟誕生了,為了讓專業獲得尊嚴;私聊會誕生了,為了讓智慧成為企業成長的基因;私聊會的第一個公開專題論壇誕生了,就是史無前例的“互聯網黑洞與煉金”:天上下雨,地下播種。

    有幸全程聆聽的人,有福了;聽懂并去行動的人,你或許就是下一個20年的BAT.

    精彩內容關注5月14日(周三)20:30繼續開壇:《第三講超越與顛覆:互聯網競爭規律》。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北岛玲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亚洲熟妇av一区|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麻豆高清免费国产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91|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久久|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牛牛|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亚州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