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規模達1.76萬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以上投資流入發達經濟體,6年來首次超過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外資規模。
事實上,正是由于8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貿易和投資體系日趨碎片化。在這種背景下,外界對G20峰會達成貿易和投資領域的關鍵成果頗為關注。
9月4日,在G20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貿易、投資等議題,對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進行了專訪。
須推動降低全球貿易成本
NBD:您覺得,G20該如何破除全球貿易投資的壁壘?在全球貿易疲弱的背景下,多邊貿易體制該如何推進,G20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龍永圖:G20作為整個全球經濟體層次最高的領導人峰會,應該說由于全體成員的貿易占到全球80%以上,所以,他們對貿易規則的態度,對于全球貿易的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大家都知道前兩年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達成了一個貿易便利化的協議,這是世界貿易組織在多哈回合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很遺憾,目前這個貿易便利化的協議還沒有獲得通過,這就使得全球貿易在便利化問題上卡住了口。
這次G20就是呼吁一定要通過這一貿易便利化協議,一旦通過,全球貿易的成本會大幅度下降,成本大概能下降15%,而降低貿易成本是提高國際貿易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出現了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過去幾十年來,全球貿易的發展一直是高于全球GDP增長的速度,而最近3年來,全球貿易增速反而低于GDP增速。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要解決這個問題,貿易成本必須要降下來,同時要提高貿易企業的競爭力。
針對這一點,如果G20能有所推動的話,那么對多邊貿易體制將是非常大的支持,也會成為本次G20在貿易問題上很大的亮點。
NBD:您曾提到,中國企業“走出去”應向新興國家傾斜。而本次峰會有望達成的五項成果中,也提到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為什么您會提出這樣一個意見?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會發展怎樣的作用?怎樣幫助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價值鏈呢?
龍永圖:過去我們很多企業傾向于將資本投向發達國家市場,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現在怎樣改善新興國家投資環境就變得更重要,要讓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環境更加透明,而不是“今天這樣明天那樣”,使外來投資者無所適從,所以本次G20峰會特別強調投資政策透明度、預見性和穩定性的問題,這一點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說,他們作為外來投資的接受體,極為重要。
中國現在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都是新興市場國家、發展中國家,如果新興市場國家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必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進行,所以也事關一帶一路戰略成功程度,所以投資環境透明度問題具有多重考量。
中國要作全球貿易重要推手
NBD:本屆會議上,《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備受關注。對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他們也有一些顧慮,就是走出去以后投資利益如何才能得到保障,這是否需要有一個政策層面的框架性東西去進行保障?
龍永圖:這樣一個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希望可以成為未來全球投資規則的框架。有了這樣一些原則后,全球投資便會有大的系統性規則。過去幾十年中,世貿組織制定了大量的貿易規則,但是在投資規則方面沒有太大的進展,所以如果隨著中美、中歐等許多國家的投資協定談判取得進展和最后通過,那么對全球投資規則的建立會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
NBD:中國過去30年的貿易體量和位置都有了巨大的增長,那么中國就貿易和投資領域而言,在G20當中擔任了什么樣的角色?
龍永圖: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出口國,第二大貿易進口國,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不管貿易還是投資,中國的影響力都舉足輕重,而且對中國也有巨大的經濟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中國在制定全球新的貿易和投資規則方面,應該起到重要推手的作用,這不僅有利于中國,更有利于全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