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的一次重大
戰略調整———更換“Legend”標志行動即將啟動。據稱,由于“Legend”在全球已被至少十幾家公司注冊,聯想已不可能用“Legend”去打天下,因此決定換標。新標志里面沒有中文“聯想”字樣,原來的外方內圓的標志也將被換掉,而原英文標志“Legend”(傳奇之意)極有可能將被新的英文標志“LENO-VO”(創新之意)所取代。
按照有關方面作出的預測,考慮到多年來聯想在標志上的品牌推廣投入和表現的
市場價值,聯想如果更換品牌,損失將達400億元。但很快有專業人士對此數字持有不同觀點,在國內以經營品牌
戰略咨詢
策劃而知名的杰信營銷咨詢公司總裁翁向東說:“多年來聯想的品牌推廣重心是國內消費者,即使其更換標志,其在國內
市場留下的品牌沉淀價值仍然很大,我覺得損失不會有400億元那么大。”
“聯想更換標志是其未來若干重大
戰略調整的第一步,是為國際化
戰略鋪路。”一位熟悉聯想業務現狀的人士說。事實上今年以來聯想高層已在多個場合表示要加快國際化步伐,其中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不止一次地談到過聯想國際化的問題,認為聯想今年是走向國際化的大好時機。今年年初,柳傳志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樹立一個企業品牌的核心,就在于第一個發展階段以銀子的價格出售金子,或者我們應該在廣告宣傳方面投入巨資。”對此,翁向東認為聯想的
戰略表現了一種國內企業少見的積極姿態,但他提醒說,企業更換標志不應像是更換一次著裝,而應趁此機會,在轉換的過程中,推出新的
戰略,展示新的思路。
除去聯想以外,今年以來國內其他一些企業也在醞釀改換自己產品的品牌標志。他們有著相似的遭遇:或是走向國際受阻,或是進軍全國
市場遇阻。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剛剛憑借手機翻身的廈新電子。據說不久前其高層也曾醞釀更換使用已久的“廈新”這個品牌標志,原因是該品牌標志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在該品牌向全國推廣時明顯體會到了弱勢。
“國內企業能有這些想法是件好事,意味著思路的轉換。”翁向東說,“長痛不如短痛,換品牌可能暫時受損失,但從長遠考慮又是必行之策。”他舉例說,韓國的LG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在它由“GOLDSTAR”改為“LG”之后,不但標志簡短易記,而且CI標志也變得像一張笑臉,顯得很親切,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