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就個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對于一個組織,則是長期
戰略一步步落到實處的能力。執行力是一個組織成功的必要條件,組織的成功離不開好的執行力,當組織的
戰略方向已經或基本確定,這時候執行力就變得最為關鍵。
戰略與執行就好比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理論給予實踐方向性指導,而實踐可以用來檢驗和修正理論,一個基業常青的組織一定是個
戰略與執行相長的組織。那么如何提高執行力呢?
首先,要設立明晰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進度表,這個目標一定要可衡量,可檢查,不可模棱兩可。再者,目標一旦確定,一定要層層分解落實。
其次,找到合適的人,并發揮其潛能。執行的首要問題實際上是人的問題。因為最終是人在執行組織的
戰略,并反饋組織的
文化。要選擇那些“訓練有素”的人來承擔任務,即要將合適的人請上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
其三,修改和完善規章制度,搭建好組織結構。組織成立之后,只能通過規則來約束。規則是一個組織執行力的保障。并通過制度制訂、執行、檢查、績效四者互為聯動,不斷推進規章制度的完善,促進更好的執行效果。
其四,倡導真誠溝通的工作方式,發揮合力。一項調查表明,一個組織中存在的問題70%是由于溝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加強溝通來解決。每個組織中的成員都應該從自己做起,接納或善意提醒別人的不足,相互尊重。
其五,關注細節,跟進,再跟進。制定
戰略時,我們更多的是發揮“最長的指頭”的優勢,而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我們就要切實解決好“木桶原理”的問題,盡快消解那些最有可能影響工作的因素和人員帶來的不利影響。執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認真,再認真;跟進,再跟進。
其六,小事業部制管理,劃小核算單位,建立起有效的績效激勵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