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才的使用及培養
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對人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很大沖擊。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們觀念、心態上的偏差,整個社會心態逐“利”很重,急功近利。這里主要談談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 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是決定人生品質的基礎,是自己職業安全、發展的根本。在我們周圍有些人觀念不正確,將大量的精力放置于搞關系拉團伙上,認為有人事背景就可編織一個人生安全的保護網。雖然這個觀念做法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市場,但這種需要通過交換以互相利用維系的網絡,安全值是最低的。隨著中國商業社會不斷成熟,人生的觀念必須要向前看。
那么如何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呢?以下加以詳述。
一、 樹立個人的道德形象——可靠
做人可靠,才能被信任,才會有機會發展。目前中國整個社會銷售不敢給客戶信用期(退化到原始社會的以物換物的時代了),銀行不敢放貸,原因是信任感不夠,害怕壞帳損失。許多小企業用人不敢重用外部人員,還是家族化經營。這個信譽度低的社會直接造成阻礙經濟發展,企業發展和人才的發揮。 同樣,這個信譽度低的社會也影響我們許多人不重視個人道德形象和個人信譽度,對“信譽就是財富”的理解不徹底。在各個方面不重視個人形象,以致造成讓人不放心之感。然而商業社會、經濟社會的基礎,就是有高度的信譽度。個人的信譽度就是立身之本。職業人有可靠的信譽成了必備首要素質。職位越高,可靠性就越重要,道德的要求就越高。否則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可靠性最基本的素質體現:誠實、守信、自律。誠實就是認真踏實地去做人做事。守信就是言行一致、遵守承諾。自律就是自我約束,不要違紀,不能拿的錢、物絕對不能拿,不要占小便宜,即使這件事只有你一人做,但紙是始終包不住火的。同時你還會有了饒幸心態,一次的便宜得到了,下一次就一不定了。隨著商業社會的形成,信息的發達,一旦品行不正,其傳遞的速度是非??斓摹,F在很多公司聘用人員,都會了解其背景,一般被詢問的單位都能積極配合。(企業管理) 美國通用電器副總裁史堤夫?科爾在北大的MBA座談上提出:“我們從MBA(工商管理碩士)招人,是因為他們比較有道德水準和協作精神、集體觀念,而不為其它?!?
二、 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質
要具備強烈的上進心、自我激勵能力,以及能夠經受住考驗的能力?,F在很多年青人上進心很強,但自我激勵就不夠,不能吃苦鉆研。心態上得失感太強,每天心里都在計算:“劃算不劃算”。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勤奮而守恒,也就是勤奮工作不投機的態度。要有忍耐力、不可有急功近利、付出馬上要實現的心態。年青人最缺的是“賺錢的能力,而不是錢”。只有有了賺錢的能力,才能賺到錢。要做到“工作成績(努力)度>工作報酬額”,這樣的人,才有職業的安全和上升的空間。同樣忍耐也體現在經受住被考察上。對人的考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從品性、能力、素質及與公司文化的適應性上作客觀全面的評價的。(財務管理)
三、 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
包括品性素質、心理素質、業務素質的綜合性,要能協調發展,這就是木桶理論。木桶裝水量取決于最低的那塊木板。如某一方面有嚴重缺乏,會影響你整個能力。
四、 團隊協作
要能夠與人相處。人是社會性的,不要過分張揚自己的個性,不可有“只要我愿意有什么不可以”的心態與人共事,不能有自私或封閉的心態與人下處。不要爭一時長短,很多人是“贏在嘴上,輸在心上”。與周圍人的關系如何是體現合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五、 學習能力
好的職業素質,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完善。所有生命力的動物必須具有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能力,這樣你才能跟上和超過時代的發展,以免被淘汰。(史永翔)
六、 技能與能力
我們中國教育觀念重視技能而忽視素質培養,學會了一種二種技能,就認為可以安身立命。實際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技能已變成職業必備的技能,如以前有“打字員”這個職業,現在已成為故事了。技能僅僅是基礎,它不能完全代替你的工作能力和素質。因此技能要掌握,綜合素質必須也要提高。
七、 能力與發揮
如果一個人能力分為100分,只愿意發揮30%,那么體現的只有30分。如果一個人能力僅為70分,但盡力發揮90%,那么體現的就有63分,因此后者往往容易得到施展上升的機會,有能力不發揮等于無能力。聰明不能代替勤奮和努力。
先期的教育程度僅僅是個基礎,不注重在工作中去培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也不會有很好的發展。先期教育不足,但努力去學習彌補,可以提高綜合全面素質,也能夠有好的面遇。
員工隊伍是企業的發展之源,立足之本。企業想要健康發展,就必須從現在做起,想方設法提高員工素質,打造一支綜合全面素質的員工隊伍。更多精彩:www.shiyong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