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業老總問我:“我的企業發展快起來的時候,管理中很多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我擔心出亂子。”
“能出什么樣的亂子?營銷中只要做到先款后貨,或者現款現貨,營銷再亂能亂到哪里去?”我往往和企業家這樣交流。
一些企業家擔心發展太快駕馭不了,或擔心出現類似“三株”、“巨人”、“旭日升”、“秦池”、“愛多”、“亞細亞”、“飛龍”這些崩盤的結果。 我就問他們:“這些企業失敗的結果真是因為發展速度快造成的?”
速度快造成這些企業失敗只是其表象,這些企業失敗的直接導火索是資金鏈的中斷,其根源在于沒有抓好營銷中貨款回收這一致命環節,而不是所謂的高速度就導致失敗的誤解。
否則,比上述企業曾經發展速度快得多的海爾、聯想、伊利、TCL 等企業不就沒有任何理由成功了?
如果上述企業能在銷售中采取先款后貨,或者現款現貨,就能確保企業貨款的正常運轉,就不會出現區區千萬元資金累倒英雄漢的讓人扼腕嘆息的悲壯結果。上述企業家中有些復出者,在后來的運作中就充分抓住營銷中貨款回收這一環節的管理,同樣創造了比以前高得多的發展速度,但并沒有出現所謂速度快就導致失敗的推論。
那么,為了獲得可能的高速度,企業的整體運作模式應該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