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培訓者把自己當成了主角,企業也對培訓寄予很高的期望。
但培訓課程結束后,無論課堂效果好與不好,結果大都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幫助不大。
為什么是這樣?
首先
主角永遠是企業經營者!
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是看老板的經營管理思路和方法
培訓只是可以被企業經營者選擇利用的工具
培訓從業者 需要的是了解企業問題,讓自己的課程及服務盡可能被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能夠利用。
其次
企業第一需要的是正確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及措施,合理的流程和制度。
然后才是根據需要來安排各類培訓:以幫助實現經營管理的目標
否則,培訓很難對經營管理起到直接的正面的推動作用。
常見企業錯用培訓來代替經營管理,希望用培訓來解決本該由管理流程、制度解決的問題,用培訓來解決企業文化的問題。。。。。。
試問:如果工具扳手(培訓課程)與需要轉動的螺絲帽(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問題)不相符合,怎么可能起作用了?
這也是很多企業的培訓難見效的一個主要原因!
培訓者和企業都太多的關注了培訓課程和講師的演講能力及現場互動“效果”
而錯誤的期望用培訓來解決本該依靠企業的經營理念、流程、制度來解決的問題。結果當然“無效”!
知道、記得、知識、經驗、能表達、善演講。。。 和做到 之間永遠有條鴻溝!
所以,培訓師只是輔助。什么什么“大師”,除了自我膨脹,剩下的只是為利益而已。。。。。。
善易者 不占
善行者 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