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從本企業實際出發找思路,少從別人的套路中抄近路。沒有創新,很容易被套住。
二、突破要品牌不要套牌
后危機時代,企業要轉型升級,否則就會被紅海吞噬。在前危機時代,沒有品牌的企業死得快、死得多,當時人們觸目驚心,現在也應該記憶猶新。代工企業龐大如富士康,在國際產業鏈的分工中也沒有多少話語權,沒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就是沒地位。反觀一些有獨立品牌的小企業,在金融風暴襲來時仍然活得很滋潤。
有品牌的企業能夠風雨如磐,無品牌的企業往往風雨飄搖。突破請從打造自主品牌開始。
三、廣告要職員不要演員
企業品牌形象最好的代言人是企業員工,而不是演員。我歷來如此主張。也許是人微言輕之故,少有人聽得進耳。不過,我仍要不遺余力地鼓吹:廣告要職員不要演員。
一則演員不管他(她)飾演什么角色,他(她)的道德并未提高、私心并未泯滅,恰恰相反,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反倒飛揚跋扈起來,不是目中無人,就是口出狂言。可憐被他(她)代言的企業,不僅沒有沾光,反而跟著遭殃。二則消費者也不是傻瓜,動輒數百萬的代言費,誰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企業員工代言,既不浪費資金,又平易近人、真實可信。何樂而不為?
四、用人要真才不要庸才
工廠不是官場,企業不是政黨,不要把庸俗的社會關系復制到你的企業。一個蘿卜一個坑,用人都是要花代價的,不要任人唯親,而要任人唯賢。喜歡聽好話,多找找算命先生就行,只要你掏錢,沒有不讓你聽著不舒服的,而且成本還低。想想看,在企業里養幾個溜須拍馬的,那要花多大代價?
更何況一個企業庸才多了,就會劣幣驅良幣,壞人壓制好人,庸才趕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