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家策劃公司的副總對我說,他一直覺得自己在職的這家公司規模太小,不利于自己的發展,就一直在尋找著跳槽的機會。然而后來發生的一件小事,使他打消了跳槽的念頭。一次他和老總也就是老板一起外出洽談業務,在上海飛回廣州的飛機上,老板從隨身的皮包中拿出一個足有一斤重的大蘋果遞給他。中層管理培訓當他接過那個非常紅潤有光澤的蘋果時,老總對他說:前兩天就在機場買了這個美國品種的蘋果,這兩天太忙了,就忘了拿給你吃,現在吃吧,已經洗過了。他知道老板是有糖尿病的,不能吃含糖的水果,這蘋果是特意為他買的,那一刻他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他想,公司小點就小點啦,他還是應該留下來,有問題的公司往往也更有用武之地,他應該幫老板把公司發展壯大。可能他的老板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的一點關心,卻給他留住了一個難得的人才。
古時就有這樣的典故,說的是大將吳起,見到士兵的腿生瘡化膿,就俯身用口幫士兵吸膿。那士兵的母親在一旁看了就哭,別人問她為什么,母親說:“當年我丈夫也是這樣被吸膿后,感動得打起仗來不要命,結果死掉。現在我兒子也被吸膿,我兒子也會像他父親一樣?!?/p>
現時在我們生活的時代里,也有用心服務于下屬的例子,蒙牛集團的董事長牛根生。在二十幾年前,楊文俊從牛根生手中接過了相當于自己幾年工資的兩千元錢,終于住上了新房,娶了媳婦。當年獎給牛根生的車,他也覺得自己有車開,為了讓自己的下屬都有車開,就換成了四輛面包車,獎勵給其直接下屬。正是因為他關心下屬,后來在牛根生離開伊利時有四百多名屬下跟隨了他。雖然事業的“起事”是在小平房,但是最重大的資本—人才雖算不上濟濟,但是也不至于什么都從頭再來。
在現在的公司職場里,我們常??吹竭@樣的情景:年長的上司或面色凝重或和藹可親或發乎自然的拍著年輕下屬的肩膀。中層管理培訓拍肩膀的動作是單調的,但這一司空見慣的體態語言,卻有著豐富的暗示功能。在不同的背景環境下,這個動作可能傳達著上司對下屬委以重任的信任;也可能是表達上司對下屬才能和人際關系的嘉許,更可能是閑來之舉,只為拉攏人心,以使自己能夠容入員工的圈子,密織他的關系網,肩部其實是最能直截了當傳遞給對方的身體語言。
這里有個真實的案例,李有才在一家四星級的酒店康樂部工作,他的頂頭上司執行經理姓張,而酒店的投資人,高總裁是香港人。張經理平常獨斷專行,對員工非常苛刻,終于引發了一些部門經理聯手的“倒張運動”,這些酒店的中層管理們給高總發去傳真,要求罷免張經理,并改善工資待遇,否則集體辭職。
幾天后,高總抵達酒店,在會議室召見全體中層管理人員。在會議室外的走廊上,李有才和張經理不期而遇,張經理一臉倉皇的神情,他對自己的處境也心知肚明,而李有才此刻也打定主意加盟起義軍。此時相遇,張經理并沒有力勸李有才為自己說好話,卻只是重重的、無言地拍了拍李有才的肩膀。
這個普通的動作對于飛揚跋扈的張經理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的,這有力的、零距離的拍擊一下子就粉碎了李有才“倒張”的狂熱。他開始慎重思考面前的局勢,酒店的營業額一直都很高,這無疑得益于張經理的關系網和管理能力,對于老板來講,利益是檢驗業績的第一標準。老板會不會為了張經理怠慢了幾個打工仔就放棄一個能幫他賺錢和省錢的優秀管理人才呢?一個人的品行是很難量化的,即使張經理被老板炒了,新來的經理就一定會更好嗎?老板又會不會留下這一批曾經以辭職要挾過他的員工繼續為他工作呢?因此,在群情激昂的會場上,輪到李有才發言時,他并沒有盲目地痛打落水狗,而是實事求是地講了張經理的工作業績,員工偏低的工資待遇,并明確的表明自己與此事無關。(這段我認為有必要存在是一個反例子的說明)
其實服務于你的部屬并不困難,這并不需花費太多的錢。解放前,這一招蔣介石就用過很多,在他的嫡系中,所有人的生日及其父母生日他都了解的非常清楚,在其生日時就送上自己的問候。你想想那些部屬們會不會受寵若驚,更加地賣命。再看看我們自己,你有沒有記住你的得力干將和他家人的生日,你會不會也提前給他一個驚喜。職業化培訓其實只要你用心地去做了,自然就會有收獲,不要羞于為你的部屬服務,更不要吝嗇對他們的關心,那怕只是拍拍肩膀那也是一種方式,從現在就開始讓我們把這項任務,滲入到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去吧。
更多精彩請關注殷祥老師個人網站https://www.yxgl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