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培訓方面的認識。 與十年前我做培訓時的情境不同,現在的企業大多已把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員工的素質作為企業的一件大事。為此,許多企業成立了專門的培訓部,聘請專職人員開展企業的培訓工作,并撥付了大筆的資金。培訓部工作人員不辭艱辛,為聘請老師、安排組織會議、學員的食宿等耗費心機,但往往收效甚微,有點吃力不討好。公司上下因此而陷入焦慮,不清楚究竟應怎樣看待培訓,如何做好培訓。 要解決這個問題,策略方法有很多,但今天我就想先跟大家探討一下培訓的觀念問題。你是從哪個角度認識培訓的價值的,將最直接地關系到你培訓的效果。 因為我們都知道:知先行后。任何行動來源于思想的指導。企業必須首先在對培訓工作的價值觀上取得一致的認識,根據企業的發展適時地調整培訓價值觀,才有可能把培訓工作真正地做好。 那么,怎樣的培訓價值觀才是正確的呢? 其實,真理與謬誤只差半步。沒有絕對的真理,因此在培訓工作上,沒有一個永遠正確的價值觀,關鍵的是你是否根據你企業對培訓工作的認識發展逐步建立起相適宜的價值觀。 盡管培訓產業在我國還是個新興的行業,但在培訓的發展史上已出現一些十分有價值的觀念,它們對我國企業培訓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里我們要特別討論的是在我國培訓史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兩大培訓價值觀即培訓是福利和培訓是投資的觀念。它們曾經對我國的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
“培訓是福利”主要是針對員工不愛學習,把培訓當作政治任務的觀點而設立的。十分有針對性,她使員工認識到企業組織培訓不是給自己額外的工作任務,而是企業的一種付出,是企業的一種軟性的獎勵。 “培訓是投資”的觀念顯然是對老板說的。她告誡老板培訓費用的支付不是簡單地花費,而是一種對未來地投資,它是可以得到增值的。 上述兩種觀念對企業開展培訓工作的初期進行廣泛地宣傳是十分有效的。但實際上它也不是絕對真理。 對中國培訓業整個行業來說,在產業前期即導入期,宣揚此觀念對培訓業的發展十分有利,但在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需要提出更有價值的觀念。同樣對企業開展培訓工作的前期,這個觀念對企業有利,但在企業培訓工作已步入正規,企業建立了專門的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后,再以此觀念為核心進行宣傳就已不合時宜了。 為什么如此說呢? 因為,傳統的觀點下,中國人的觀念認為學習是孩子時代或者自身表現不好需要再進修,或者需要進官加爵需要再學習,如果已經成人或者沒有這些需求,就覺得培訓是一種束縛,浪費或者占用自己的時間(中國企業作培訓大多利用周末或晚上)。又加上目前培訓工作本身的缺陷就更使許多企業的員工在內心深處不接受培訓。為了糾正這個觀念,提倡培訓是福利的思想,就有利于推動員工對培訓的重視和自覺接受。因此,培訓是福利的觀念有利于中國企業員工在初期對培訓的接受。 相比之下,培訓是投資的思想是培育中國的企業主的。如果企業的老板、經理將培訓看成是投資,他就愿意為此付出代價,因為投資是可以收取更豐厚的回報,而不是簡單的費用。所以,培訓是投資觀念的輸入有利于中國企業經理層對培訓事業的重視。 但培訓是福利、投資的觀念的弊端在于它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建立企業對培訓的重視,從心理上自覺自愿地接受培訓,愿意為培訓付出代價。而沒有從培訓工作在整個企業系統中的正確地位來啟發。 那么,正確的合乎時宜的培訓價值觀應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