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業想做大做強,那你學習的榜樣是誰?” “那還用說,當然是本行業老大”,大家腦子里肯定會這么想:“這不是想當然的答案嗎?”
但是憑著多年的企業咨詢經驗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企業應該學習別的行業,自己是小象的時候學大象,但你沒有它那么雄壯的體格,就永遠跑不過它,倒是學羚羊,你可以迅速地領先!這種觀點被企業家們總結為“戰略上學其他行業,戰術上學習本行業”。
為什么不向大象,而向羚羊學習呢?
原因是本行業老大的資源、基礎比你發達得多,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的經驗,無法幫助弱小的你迅速崛起,外行業先進的經驗卻很可能非常有價值——即戰略上學習其他行業。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系列成功的案例:IBM在企業幾乎崩潰時候,聘用餅干行業高手郭士納為CEO,郭士納把豐富的餅干行業營銷經驗,運用到營銷戰火還未燃起的電腦行業,結果IBM迅速扭虧為盈;TCL李東生將運作彩電的經驗運用到手機領域,結果一舉奪魁。
這種“向羚羊學習”的智慧體現在用人方面,在企業做基層事務的員工,本行業經驗越多越好,但高管卻是本行業經驗越少越好,最好擁有其他先進行業的經驗。
動手之前,先想明白企業的核心資源在何處?
“向羚羊學習”是小企業迅速成長的路徑之一,但是小企業想做大,最關鍵的環節在于能否真正識別自己的核心資源、本行業的核心價值環節。
一位義烏文具廠的老板向我咨詢,他想轉行生產嬰兒米粉,這是否可行。兩個問題讓這位老板忽然愣住了:你知道米粉行業的核心價值鏈環節在什么地方?你在文具行業積累的核心資源又在何處?原來,這個關鍵環節他根本沒有琢磨透。而新光飾品在發展初期,就牢牢抓住飾品行業的核心價值鏈——設計開發環節,幾百名設計師每天都要研發300多種新款,這讓新光飾品很快就走在同行的前列。
每個企業無論大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資源,但相當一部分企業家像這位義烏老板一樣沒有很好地認識到這點,從而導致企業無法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