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這些企業工會“建、轉、活”,也使全區和諧企業創建得到進一步推進。”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周龍華說,今年以來,全區新建工會組織246個,覆蓋企業5321家,新增工會會員27292名,提前超額完成今年的工會組建工作目標任務;集體協商機制覆蓋企業6309家,覆蓋職工246968名;工資集體協商機制覆蓋企業6024家,覆蓋職工236250名。
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引發思考
奉賢區總工會在推進“兩個普遍”工作以及服務職工活動中,注意到這樣一個重點群體,即有“政治身份”的企業經營者往往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表現:大多數經營者高度重視工會工作,亮點多,典型多,在本地區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也有一些經營者工會意識薄弱,工會工作難以推動,甚至自恃“身份”特殊,對上門做工作的工會干部冷言相對。
對此,奉賢區總主動與區委組織部、區人大、區政協、區工商聯等單位聯系,對擁有包括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青聯委員、科協委員和企聯理事等七種“政治身份”的經營者所在企業的工會工作,尤其對依法建會和依法開展集體協商工作情況進行調查摸底。調查結果表明,有30%的企業沒有開展集體協商等工作,工會基本處于停擺狀態;還有10%的企業沒有建立工會。
據此,奉賢區總立即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在區人大領導調研、與區政協聯組學習時作專題匯報,提出評價企業經營者,不僅要看企業規模、效益、稅收,更要注重其是否具有社會責任感,以及履行社會義務的主動性,其中就包括其對待工會工作的態度。
“其所在企業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么規模較大,要么屬于新興產業,在區域中、同行業中具有較大的號召力、影響力。”區總工會副主席王森龍說,考慮到這些企業工會工作的好壞將產生重要的導向作用,區總思考探索將推動企業經營者政治安排與履行社會責任掛鉤,作為工會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引導有“政治身份”的企業經營者在工會組建、工資集體協商、協調勞動關系等工作中起好帶頭作用。
整合社會資源的效應
奉賢區總的調查結果,以及據此提出的建議不僅引起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受到人大、政協及社會群團組織的廣泛關注。
今年2月28日,奉賢區委召開由各單位黨委(黨工委)分管書記參加的2012年度工會組織建設和民主管理工作會議,由區委副書記張小松與各單位黨委(黨工委)分管書記簽訂2012年工會組建目標責任書,落實今年工會組建目標任務。
與此同時,區政府也相繼召開勞動關系建設大會,由區長與鎮政府簽訂集體協商機制建設和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目標責任書。首次明確提出將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情況,作為對企業法人和經營者進行政治安排和評優表彰的基本條件。
區人大、政協和有關人民團體換屆時,都把征詢工會意見列入必經“程序”,根據企業工會工作情況,就企業經營者的政治安排、評選先進提出建議。
區委組織部不僅在今年評選優秀黨員、優秀黨支部時首次征求工會的意見,還專門召開企業經營者黨代表座談會。會上,明確要求企業經營者黨代表要帶頭重視工會工作,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對未達標的企業要盡快進行整改。
上海品星防爆電機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蔡丹紅在會上說:“品星勞動關系還是比較和諧的,所以當工會提出要開展集體協商時,沒有特別重視,認為這項工作是多此一舉。但是經過這次會議,特別是對照區委提出的要求,作為一名黨代表,我感到要加強認識,把支持工會工作,開展集體協商作為體現共產黨員先進性,創先爭優的一種具體表現。”據悉,該廠已經召開了職工代表大會,簽訂了集體合同和工資專項集體協議,并已報區人保部門登記備案。
上海恒業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戴聯平表示:“過去,我們沒有認識到職代會制度的重要性,忽略了職工的民主權利。這次會議對我們廠來說十分重要,接下去我們一定按照要求,建立職代會制度,真正使職代會發揮作用,反映職工的所思所想。”目前,該廠已經建立職代會,并召開了第一次職工代表大會。
為進一步引導有“政治身份”的經營者切實履行社會責任、重視工會工作,區總工會一方面把他們所在企業工會工作情況,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向相關單位反饋,分析問題,研究對策,通過相應的督促整改制度,推動這些經營者帶頭支持工會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挖掘企業經營者重視支持工會工作的事跡和經驗,通過樹立典型,加強正面引導,鼓勵有“政治身份”的企業經營者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亮明衡量企業經營者履責的標準
奉賢區總的創新做法,得到了奉賢區委的充分肯定。區委書記時光輝明確提出“加強領導協調,切實推動奉賢工會事業健康發展”。
由此,奉賢區委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張小松為總召集人、區四套班子相關領導以及區有關部門和各鎮黨委負責同志參加的聯席會議,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職責。同時,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并制定下發了《區委關于促進有政治身份企業經營者帶頭重視工會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推動廣大企業依法加強工會工作,強化工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提升社會管理水平。
《指導意見》提出“五個帶頭”和“五個100%”的工作目標,即倡導有“政治身份”的企業經營者帶頭建立工會組織,帶頭實行民主管理,帶頭開展集體協商,帶頭創建和諧企業,帶頭加強職工教育;到2013年底,全區有“政治身份”的企業爭取實現100%建立工會組織,100%建立集體協商制度,100%建立職代會制度;其中百人以上實業型企業,100%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100%設立職工學校教學點。
“‘五個帶頭’和‘五個100%’的工作目標,就是一把衡量企業經營者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標尺。”張小松說,區委明確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非公企業經濟人士綜合評價體系,強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考評。黨委組織、統戰和政府有關部門對企業經營者的政治安排、評先選優,事先征求工會組織的意見,嚴把審查關,把履行社會責任、重視支持工會工作作為重點考察內容之一。對履行社會責任不積極、不重視不支持工會工作的企業經營者,提出否定意見和建議。區人大、政協等將是否做到“五個帶頭”,作為這些代表、委員述職的重要內容,對履行社會責任不積極、不重視工會工作的,要加強教育,促其整改。
“依法支持工會工作,切實關心職工才是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家必須堅持不懈的最大政治實踐。”張小松說,對于企業經營者來說,懂得將“政治身份”的榮耀化為職工的良好口碑,才是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