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初,我們一行四人從中國北京來到美麗的日本東京,參加明文社舉辦的第50屆科學盛會。我們中國有兩個孩子在這次的科學盛會上獲獎。一個是來自中國廣東13歲的陳潤深,他的書法寫得很好,會吹小號;還有一個是來自中國海濱城市秦皇島10歲的楊健,他不但會畫畫,還會吹葫蘆絲。
楊健的繪畫作品以及陳潤深大毛筆字在科學盛會上獲獎,在東京我們參加了很隆重的一個頒獎儀式。在頒獎儀式一開始的時候,每個獲獎的孩子都被請到臺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他們的作品,向現場的觀眾展示之后再給孩子們頒獎。那些在日本有威望的各界長輩都上臺給獲獎者頒獎。一個人給兩個人頒獎,所有的形式都是一樣的:上臺后先恭恭敬敬的互相鞠躬,然后認認真真地宣讀每一個獎狀上的內容,最后把獎狀雙手遞給獲獎者,這些得獎的孩子就接過獎狀再深深地鞠一躬。
這一切給我的感受是什么呢?我覺得大會的舉辦方特別尊重這些孩子,每個上臺頒獎的大人講話都十分簡短,基本上都是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講。當時我就想這樣的頒獎形式和我們有時候“隨便一人發一個拿回來再說”是不一樣的。他們每一張獎狀都十分認真地宣讀:“獎狀,某某某……”我們那兩個孩子一個穿唐裝,一個穿小西服,都挺精神的。他們也跟著學會鞠躬,接著雙手領回獎狀……頒獎結束之后是照相,而第一個上臺的就是咱們中國的孩子,另外還有一個日本的獲得“總理大臣獎“的孩子。他們的周圍是主要的領導人,接下來是參與會議的其他長者,最后才是其他獲獎的孩子。看得出兩個孩子一臉的自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進會場的時候我們就看見在顯著的位置擺著孩子的作品,而這最前面的就是咱們中國孩子的作品,陳潤深寫的王羲之的字是非常漂亮的,用鏡框一裝更是很出彩!
頒獎大會結束之后,在大家用餐的時候我有一個簡短的講話。講話的內容是我參與此次大會的一些感受。(下面是我當時的發言稿)
大家好!我叫盧勤,是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副總編輯,因長期擔任《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欄目的主持人,中國的孩子都叫我“知心姐姐”,有趣的是由于我做了近30年的“知心姐姐”,所以孩子們的父母也叫我“知心姐姐”。
和我一起來的有翻譯劉瑋小姐,還有兩位可愛的孩子。高個瘦點的是13歲的陳潤深,他來自中國廣東,書法寫得很好,會吹小號;矮個胖點的是10歲的楊健,他來自中國海濱城市秦皇島。他不但會畫畫,還會吹葫蘆絲。
我們一行四人從中國北京來到美麗的日本東京,參加明文社舉辦的第50屆科學盛會,非常高興!
當我看到中日兩國的一個一個走上臺,恭恭敬敬領過獎狀的時候;當我看到日本明文社和各界關心孩子的長輩一個個上臺把獎狀送到孩子手中,并向孩子鞠躬祝賀的時候,我的心中充滿了感動,我的眼睛濕潤了!
對一個孩子來說,什么東西最重要?我認為不是金錢,不是豐厚的物質條件,而是成長中的第一次成功!
別小看這張小小的獎狀,,這可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成功!這種成功的感受是花錢買不來的,它使孩子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看到自己是多么棒!
這種自我認知,會幫助孩子克服人生中的各種困難,成為他們一生成功的基石!
而為孩子們創造成功舞臺的,還是明文社和今天所有孩子的長輩。
我作為“知心姐姐”,由衷地感謝今天每位為孩子成長鼓掌喝彩的的人們!
我建議,給今天每位為孩子鼓掌喝彩的人們!
我建議,給今天獲獎的中日孩子一次愛的鼓勵!
請大家用中文和我一起說
“棒,棒,棒,你真棒!耶……”
謝謝大家!
這次的日本之行,給我的還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日本民族的文明習慣是從小養成的。舉個簡單的例子:鞠躬。他們鞠躬都是帶著微笑的,而且鞠躬鞠得很深,這讓我們一開始就感覺非常不好意思。我們會覺得自己很不懂禮貌,因為平常我們跟人見面,點個頭微笑一下就完了,可人家是習慣,特別認真。無論你到什么場所,甚至那些管汽車的老頭兒都是滿臉微笑,而且說話非常地恭敬。
我就好奇為什么日本這個民族這么講究禮儀,從老人到孩子都十分地禮貌?我想應該是和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有很大關系。于是,后來我就想辦法到名古屋去拜訪了一個70歲老人的家庭,想看看日本人是怎么培養孩子的。這個女士70歲,畢業于東京大學,年輕的時候是一個牙醫。嫁到了這個家之后就專門培養他們的兩個孩子,從小就培養他們文明習慣。
他們家養了一只狗,這只狗給我感覺特別善良,因為它的眼神特別的慈祥。后來在和這位女士交流的過程中才知道,她從小就教育孩子們對狗要善良,從來不許把它當作牲口看。我想他們的孩子從父母對待狗的態度中也能看出“如何對待一個生命”。另外一個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亂吃零食,保持一口好的牙齒。從牙齒就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素質。這些點點滴滴都讓人能感受到一個民族的教養,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另外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方便”,日本人設計的東西非常方便。我們住的那個房間雖然非常小,但是十分實用、方便。如果你想開燈看書,那么你的燈肯定就在桌子很順手摸到的那一塊兒;電話的擺放也是十分人性化的,洗手間也是。那洗手間設置的地方有小臺子,雜志都隨手能夠拿到。日本人給我的感覺就是沒有那么講排場,但是很細巧,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