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榮模,彭榮模講師,彭榮模聯系方式,彭榮模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人力資源本土化研究與咨詢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彭榮模:彭榮模:“人才東莞”戰略要緊盯三類人才
    2016-01-20 7664
            6月8日正式發布的《中共東莞市委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六個東莞”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意見》要求,以實施“人才東莞”戰略為抓手,強化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快改革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的體制機制,大力營造自由寬松、公平競爭、開放靈活的人才環境,為各類人才解決好居住、醫療、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科研風險分擔等關鍵問題,使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對此,清華大學等著名高校與專業機構特聘人力資源主講專家彭榮模認為,“人才東莞”戰略不是建高樓大廈,而是打造人才高地,以人才的優勢贏得創新優勢、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優勢。而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其策略可用12個字來概括,即“激活人才儲量、擴大人才增量”。


      為此,東莞要盡快建立體系嚴密、責任清晰、服務到位的各級人才服務、支持平臺,與此對應的是建立各級人才庫,切實推進對人才的關注、關心、關愛與培訓發展工作,使人才樂在東莞,成就東莞。


      1 培育人才


      校企合作專項訂制人才培訓方案


      加強校企合作,專項訂制人才培訓方案,充分引進外地高校資源,也可以把人才送到知名高校甚至國外深造,在政策方面,政府要給予企業補貼部分培訓費用。


      東莞日報:人才的定義是什么?具體對東莞而言呢?


      彭榮模:所謂人才,是指具有某些專業的知識、素質,尤其是具備較獨特的能力、經驗與潛力,在其工作領域的價值創造與工作創新中,難以被替代的人員。


      東莞要打造人才高地,當然需要高端人才,但對人才的定義不能僅僅停留在博士、院士層面,要有更寬泛的定義、理解。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高端人才,可能會出現“人才空心化”,難以形成人才聚集效應。東莞是制造業強市,對人才的需求要符合東莞實際產業結構及未來發展方向,要把自主型人才和實用技能型人才等也納入人才行列,形成結構合理的高、中、低端人才隊伍。


      東莞日報:在人才培育方面,東莞如何才能做到更具實用性、針對性和前瞻性?


      彭榮模:人才競爭已成為最具全局影響力的競爭。在人才培育方面,政府、企業要舍得投入、優先投入,人才培訓也是生產力。在加強輸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要重視自身“造血”功能,不僅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吸引人才方面,還要培育造就人才、成就人才的土壤,這樣才能成為人才安家之地。


      加強校企合作,專項訂制人才培訓方案,充分引進外地高校資源,也可以“走出去”,把人才送到知名高校甚至國外深造,在政策方面,政府要給予企業補貼部分培訓費用。


      同時,東莞還可以學習江浙一帶政府部門的做法,比如寧波、臺州、南京市政府都有提供人才免費培訓的資金、為企業負責人學習深造(EMBA)提供一定的學費資助、送企業高管到國內外先進城市考察培訓等。特別值得學習的是寧波模式,主要操作方式是“政府組織、院校承辦、企業輸送、個人免費”。寧波市政府不但每年撥出專項資金,分系列、分專業請國內外名師為企業人才提供免費培訓,而且每年培訓前后都要做調研,不斷針對人才急需的培訓熱點提供培訓,真正體現政府的服務角色。另一方面,由寧波市政府主導,采取校企聯動的模式,合力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比如,寧波市政府明確規定,從2007年起,中等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按高于當地普通高中的1.5倍安排。此政策的實施,使寧波技工學校的當年財政經費撥款凈增780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技工學校辦學經費短缺的現狀;從2006年起,政府每年安排1500萬元用于培養企業高技能人才和在職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其以訂單培訓、校企合作培養為主要形式。此項政策的出臺,有效地調動了企業和職工參與技能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東莞日報:除了加強人才培育,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東莞人才隊伍建設還需要在哪些方面改進?


      彭榮模:東莞的人才隊伍建設正在不斷加強,全市人才建設的總體情況不錯。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東莞全市人才總量達到122萬人,比2005年底增加32.55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5萬人,比2005年底增加2.88萬人。


      人才總量大小,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未來發展方向等相配套。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東莞的人才總量處于中上水平,但與深圳、廣州相比,人才隊伍建設還需要繼續努力。比如,東莞與深圳人口總量相當,但深圳人才總量高于東莞,而且深圳以白領居多。


      如果把122萬這一數字與全市人口總量作比較,可以看出,東莞目前存在人才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短缺等問題,特別是創新型、領軍型人才缺乏。


      在吸引人才區域競爭方面,與珠三角其他城市及長三角城市相比,東莞目前尚未形成明顯的亮點、優勢,沒有成為被大家普遍認可的人才優選之地,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換句話說,東莞的人才總量能夠滿足目前經濟社會、產業發展的需求,有一批優秀的產業工人隊伍,但尚未形成高素質、實力強的人才大軍。東莞在這些方面還需要改進,形成亮點、做出特色,才能更好地與其他城市、地區競爭。


      在人才總量的提升方面,宏觀層面,要在現有基礎上,出臺更新的人才吸引、留用和激勵政策措施,進而形成人才獨特的競爭力。比如,一些政策措施要更加具體化、實用化、可操作化,不少出臺的政策都還懸在空中,怎么落地很關鍵,要有更詳細的落實措施。現在一些大的宏觀政策,越來越多地涉及企業(微觀)人才管理,以激活人才機制。政府出臺人才管理政策,可借鑒企業管理模式,不但有宏觀層面,而且還要從微觀層面落實。


      東莞的122萬人才怎樣才能更加被關注?這個問題要加以重視。一些企業并不會站在政府的角度,關注人才的發展,特別是對新一代產業工人,關注、關懷程度還不夠。東莞可以建立人才庫機制,如建立分層次、分類別的人才資源庫,同時由政府部門出臺更具關懷的配套措施,把相關工作做得更細一些,如持續的關注機制。東莞各企業的人才,同時也是東莞的人才,定期關注了解這些人才的發展狀況,讓人才對整個東莞的人才環境予以認可,即使換企業也會留在東莞,爭取讓人才在東莞“內部循環”,而不在“外部循環”(流失到外地),以加強人才的穩定性、可用性。


    東莞現在最急需三類人才


      東莞現在最急需的是高、中、低三個層次的人才,即行業領軍人才、自主型人才和實用技能型人才。


      東莞日報:除了加大力度培育人才外,東莞應該重點引進哪些方面的人才?


      彭榮模:東莞現在最急需的是高、中、低三個層次的人才,即行業領軍人才、自主型人才和實用技能型人才。


      在引進急需人才方面,東莞要弄清自己城市的特性和產業特征,注重結合自身產業發展特點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來吸引人才。


      東莞引才的重點,應該是吸引行業領軍人才、自主型人才,通過行業領軍人才、自主型人才帶動吸引實用技能型人才,以達到提高人才增量的目的。在這方面,要緊緊圍繞東莞的發展戰略,著眼參與全球競爭,特別要引進能夠帶來核心技術的關鍵人才,引進具有先進管理理念、能夠組織大規模科技攻關和進行集成創新的科研管理人才,引進具有國際視野、國際經驗、世界一流的領軍人才。


      吸引高端人才的秘訣,在于人才并不在多,而在于精,關鍵是要找到有價值且能發揮出自身價值的領軍人才。引進一個高端人才,就有望帶來一個創新團隊,進而催生一個新興產業,最終完成“東莞制造”到“東莞智造”的蛻變。


      東莞提出的一些人才思路、規劃,我是比較認同的。如,對于吸引行業領軍人才,東莞要利用松山湖、虎門港、生態產業園、長安新區四大市屬園區的集聚優勢,成為推進高水平崛起的強大引擎,這四大園區要從企業集聚向產業集群、人才薈萃轉變,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使園區成為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和高層次人才聚集的新高地。此外,要圍繞高端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LED、電動汽車等重點產業領域,著力引進一批急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


      東莞日報:東莞要廣攬天下英才,應該樹立哪些人才理念、思維,同時要如何打造人才平臺?


      彭榮模:東莞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必須樹立發揮高級生產要素優先的人才理念。政府、企業要徹底擺脫過去重物業投資輕人才投入、重資源利用輕人才開發的思想束縛和行為定式,樹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理念,從樂于“找老板”向樂于“找人才”,從熱衷“建廠房物業”向注重“建引才載體”轉變,用過去抓招商引資的精神和勁頭抓招才引智,廣攬天下英才為我所用。


      廣納賢才,要高起點、高水平構筑人才承接載體,要打造科技承接平臺,面向高端新型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電動汽車、太陽能光伏、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進、開發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擴張潛力足、具有終端產品的科技項目,使之成為吸引高層次人才的“聚寶盆”。


      要搭建不同層次的人才平臺。構建市、鎮街(園區)、行業協會的人才平臺,為人才聚集和作用發揮構建高水準的創新平臺,發揮其在吸納培養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東莞日報:東莞要如何創新人才引進機制?


      彭榮模:近年來,東莞在引進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也形成了一些亮點,比如創新領軍人才最高可享受100萬元的一次性創新資金扶持,創業領軍人才可以獲得最高5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如果落戶定居東莞,均可獲得20萬元的安家補貼。


      創新引進人才舉措,提升對人才吸引優勢,要采取“推拉并舉”策略: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讓人才主動來東莞;打造對人才的吸引力,提升軟環境,建立地區雇主品牌,提高宣傳效益,讓外界了解東莞人才高地,擴大城市形象宣傳,持續性、常態化,走出去,選擇世界性平臺來做,提高人才的待遇與實惠,利用人才聚集效應,形成良好口碑,有安全感、幸福感,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工作學習有發展、提升空間,滿足文化需求,加強社會環境建設,打造事業之城、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尤其要重視社會治安環境。


      東莞可選擇包括全球頂級“尋獵”機構合作引進人才。數據顯示,美國能成為全球最佳人才聚集之地,與80%的最具實力的人才機構與獵頭公司扎根在美國有關。這些機構的作用,是一些政府或企業不能替代的,東莞可在這方面做一些創新,如由政府鼓勵有實力的人才機構與獵頭公司在東莞設立辦事機構,為東莞尋人才,并給予一定的獎勵。一個要說明的問題是,“尋獵”機構并不一定找高端人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低端人才成為“尋獵”的對象。


      在人才引進方面,還可以學習深圳市政府,通過立體多渠道的方式來引進人才。深圳不但積極爭取主辦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吸引海外留學人才的普遍關注,而且幾乎每年都有專項的、政府組織的走向海外(特別是歐美發達地區)的攬才活動。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深圳總是很巧妙地把推廣國際性博覽會與招攬精英人才有機結合。比如,深圳每年到全球推介“高交會”的同時,就會展開對高新技術人才的招攬。


      東莞日報:與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相比,東莞應該如何找準自身定位,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吸引人才?


      彭榮模:的確,與廣州、深圳相比,東莞在人才的區域競爭上壓力很大。為此東莞要敢于與廣州、深圳差異化競爭,人才戰略要領先、格局要宏大、特色要鮮明、措施要翔實。在人才戰略方面,要更具前瞻性,結合未來發展方向,出臺規劃長遠的人才政策措施。此外,在一些具體措施上,要有領先風氣,可在全國率先嘗試引才、激活人才的方法。格局要宏大,指要站在全球的高度、視野,站在全世界發展格局中談人才隊伍建設。特色要鮮明,則要突出吸引人才的競爭優勢,實現差異化競爭。東莞沒有省會城市、特區的優勢,怎么吸引人才,與別的城市相比,特色是什么,東莞要找準自身定位。從政府層面講,要動員、主導推動東莞形成尊賢重才的氛圍環境,可學習借鑒江浙一些城市的服務性政府的做法。東莞要打破常態,設立固定節日,如“人才節”、“賢才節”,同時設立更多新穎的獎項,做一些創新,如技工人才大獎。在高水平崛起的政策主導下,可否做些人才宣傳廣告,讓全國、全世界都知道東莞在打造人才高地,以吸引天下英才。


      使用人才 先激活人才儲量再擴大人才增量


      各地都在講人才難求,一味地從外部找人才,而忽視充分激活、開發內部現有人力資源的潛能。為此要先激活人才儲量,在此基礎上再擴大增量,即招才引智,從而提高生產效益。


      東莞日報:如何衡量一座城市的人才水平?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需要多少人才?


      彭榮模:一般來講,要測量評估一座城市的人才水平,可以從以下一些指標進行衡量:從微觀(企業)層面看,有一個專業的指數——人力資源整合,是指引導組織內所有成員的目標與組織目標朝同一方向靠近,從而改善各成員行為規范、提高組織績效的過程;從宏觀層面看,有四個指標:人才數量、人才質量、能力開發程度和人均生產效率。


      人才數量,可以從一座城市的人口、人力資源、人才數量方面進行衡量;人才質量是衡量一座城市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標,具體可以從學歷、專業技術資格、價值創造、創新能力和潛力等方面衡量。此外,還可以從人才對一座城市的可用性、匹配性、穩定性來衡量評估人才質量;能力開發程度是指對現有人才儲量的利用以及其潛力開發應用。“每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往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才華不足其潛能的15%,另有85%的潛能有待挖掘、釋放”;人均生產效率是一個結果性指標。比如說新加坡,其國家人口少,但創造的價值高。德國的產業工人,創造的價值就更高。


      至于說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需要多少人才,這需要詳細的深入調研、了解。政府部門可以先盤點現有人才數量,根據上述四個指標,結合實際情況,并根據產業發展需求、未來發展方向,分析、評估需要多少人才,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


      東莞要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其策略可用12個字來概括,即“激活人才儲量、擴大人才增量”。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各地都在講人才難求,一味地從外部找人才,而忽視充分激活、開發內部現有人力資源的潛能。為此,要先激活人才儲量,在此基礎上再擴大增量,即招才引智,從而提高生產效益。


      在擴大人才增量方面,吸納高端人才的作用十分顯著,這需要有國際化視野。數據顯示,在美國國家科學院,20%的科學家、工程師,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在國外出生,正是這些高端人才的引領、進步,保持了美國在全球的競爭力。


      東莞日報:目前東莞人才工作存在哪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彭榮模: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高端人才和中高級技術人才缺乏,人才結構有待改善;企業用工環境有待改善,區域性吸引力有待加強;高層次人才資源本土化亟待改善;人力資源研究、開發存在不足;人力資源的體制機制改革有待深化等。


      整體來說,東莞目前的環境與氛圍,對產業工人吸引力大,但對高、中端人才的吸引沒有獨特鮮明的優勢,外界并不了解東莞的人才環境,東莞需要切實改善用工環境、善待人才,政府要推動企業規范化、法治化用工,同時滿足人才的生活學習等方面的相應需求。


      對于激活人力資源存量,東莞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更新人才激活的觀念、管理技能,深化體制改革,擴大對人才激勵的普惠面。這些工作,政府不一定要投錢來做,可以對創造一定價值的人才,如實行一定的減稅等措施,讓更多的人才得到實惠,加強人才培養、激勵的覆蓋面。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肥臀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看电影来5566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