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擔任全世界數十家企業、大學的顧問及教授,被譽為“亞洲第一名嘴”。
他自稱臺灣阿貴,他開口妙語連珠,昨日下午,有著“亞洲第一名嘴”之稱的張錦貴來到廈門,用頗具動感和幽默感的演講風格,在海峽兩岸企業
文化論壇上詮釋了勞資雙方的和諧之道。“阿貴的課不是浪得虛名,而是把智慧融入課中,講過之后人家用得來學得來”,這是張錦貴對自己的評價。張錦貴開場白拋出的問題視角獨特。他說,員工缺乏忠誠度,癥結在于勞資關系出現問題。
創造“五共”
文化 那么,如何建構雙贏的勞資關系?張錦貴在演講中提出了“五共”的企業管理信念,一是共識,想法一致,做法才能一致,這是勞資雙方合作的基礎。二是共信:經營者要做到一言九鼎,方能服眾。隨意無理由克扣員工薪資,絕對是短視的行為。三是共享:有錢大家賺,工作不會換,要讓每個員工都有做老板的感覺,員工才會穩定,才會有更大的干勁。四是共存:沒有資方就無所謂勞方,沒有勞方,資方也不可能存在,二者是最親密的利益共同體。五是共榮:員工在這個企業是否有榮譽感,是否有“面子”,也是企業
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企業家族化理念
張錦貴認為,執行“企業家族化”的經營理念,才能在
市場取得優勢。現場立刻有人反駁,認為“企業家族化”可能會造成裙帶關系錯綜復雜,降低執行力。張錦貴反駁道,世界上太多的企業都是從幾十個的親友的小團體成長起來的,當然,也必須有明晰的權責制度來保證執行力。
同時張錦貴還說,中國社會是一個人情社會。“三分靠做事,七分靠做人”,不是說不用心做事,而是在事情做好的前提下,必須尊重人情社會的一些習俗。西方經驗的融入與內化,是每一個現代中國企業必經的成長過程。
“狗忠狐狡,
文化的差異就能有這么大——不尊重不同
文化之間的差異,企業一定會摔大跟頭”,張錦貴說。
把員工當兄弟兒女
沒有忠誠的員工,就沒有忠誠的顧客。要讓員工樂意,顧客才會滿意。張錦貴認為,員工才是財富的真正創造者,而老板只是財富的再分配者,老板要愿意把利潤分給他的
團隊,這也就是臺灣一個彈丸小島,卻可以出現眾多業績達幾個兆億的企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究竟什么才是經營企業的最關鍵?張錦貴最后回答,目前很多企業把員工“物化”了,要把人當人看,當人去尊重。也就是說,老板應該把員工當作兄弟兒女。當企業的員工都成為你的兄弟姐妹,凝聚力也就提到了很高,
團隊開始真正形成。配合合理明晰的運營及獎懲制度,企業自然也就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阿貴語錄】
●有錢大家賺,工作不會換。
●執行“企業家族化”的經營理念,才能在
市場取得優勢。
●勞資雙方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一長一短肯定走不好。
●
人力不等于馬力。一個人能跑9秒9,也能跑10秒2,他有沒有馬力跑9秒9,就要看領導的本領了。
●老板與員工之間和諧了,社會的和諧就前進了一大步。
●不賺錢的老板是罪犯:
生產下崗職工,加重社會負擔。
●知識經過經驗的淬煉,才產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