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八卦預測,是古人觀察大自然運行規律總結出來的一項法則。起源于西漢京房的納甲體系。起初是用50根蓍草,到宋朝時才有了“以錢代蓍”。預測人將三枚銅錢放于手中,雙手緊扣,思其所測之事,讓所測信息融貫于銅錢之中,合掌搖晃后放入卦盤中,擲六次而成卦。配以卦爻,及動變以后。通過測卦當日的干支,配以六親及六獸,主要依靠用神的五行生旺,結合易經的爻辭,而判斷事物的發展過程和結果。六爻是民間流傳最廣的預測方法之一,其變化有梅花易數,以及文王六十四卦的斷法。相對于正宗的六爻斷法又要簡單許多。
由于八卦只能代表八種自然現象,所以要想表示更多的事物或現象,就需要把兩個卦組合起來,寓意這八種自然現象組合可生化出更多的自然事物來,這便是“復卦”,一共有八八六十四種復卦,復卦中的兩卦按照―上―下的方式組合,位于上面的叫外卦或上卦,位于下面的叫內卦或下卦。復卦共有六個爻位,因此又叫“六爻”。爻可以理解為“交”,代表世間萬物在不斷地交流變化,是八卦的基本單位。六爻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初爻、二爻為地;三爻、四爻為人;五爻、上爻為天。這三部分稱為“三才”。天之道說的是陰和陽,地之道說的是剛和柔,人之道說的是仁和義。
易經最妙的一句話,我認為是「易則易知,簡則易行」,這句話把易經的整個精神,徹底的發抒出來。人人都知道,易經的基本結構是陰與陽,「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性也」。把整個宇宙和人生的道理,用陰和陽完全包括了,再由上下卦六爻的變化,以符號和邏輯觀念,推演出384種模型可以適用到各種范疇,用在人事上,就是用易所討論的64卦;用在職務上,就能發展出本草綱目;用在醫藥上,就能發展出中醫理論;用在宗教上,就能發展出道教和陰陽五行;用在哲學上,就發展出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等。
同樣的,由于易經有「易則易知、簡則易行」的基本概念,人人都可以把自身所處的復雜環境,或是各種自然狀況以簡單易知易行的易經方法,加以簡單化、條理化,再去分析理解其中的相應變化,就可以達到知與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