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當下,企業面臨的涉稅環境形勢十分嚴峻。可以說,在稅務機關的稅控不斷升級、會計黑名單制度推出,稅務處罰日趨嚴厲,金稅三期嚴打高壓不減,稅務風暴越刮越厲害,還有反避稅大環境已然形成的大背景下,任何企業要想回避稅務稽查逃避納稅義務,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了。那么企業該如何正確應對稅務稽查,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稅務處罰和稅務負擔?本課程首先就當前企業面臨的涉稅環境做簡要介紹,之后結合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稅收政策解讀歸納梳理2018稅務稽查重點,然后通過10起經典真實案例剖析近年來稅務稽查暴露出的企業現存納稅遵從的主要問題。接著就企業財會人員必備的稅務稽查應對九大措施進行詳細詮釋和分析。最后,精煉地點出新的一年2018年里企業稅務危機多發領域,存在問題及產生根源,進而提出危機化解和防范對策。
課程特點:
課程內容是老師團隊基于對108家企業的納稅遵從狀況進行大量調研,并對118起涉及22個省份的真實稅務稽查案例展開深入詳細分析研究,并結合江蘇某市國稅部門一線稽查骨干稽查經驗基礎上得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課程的稅務稽查理論自成體系,所引用的案例真實生動,評論客觀恰當,稽查重點歸納全面擊中要害,稽查應對思路新穎措施得當,稅務危機防范對策實用實操性很強。
課程收益:
學習本課程有助于企業財會人員尤其是財務總監主管經理以及財務副總總經理和董事長全面提升應對稅務稽查的水平和能力,懂得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減少不必要的稅務麻煩,降低企業補稅罰款滯納金風險和稅務成本,提升企業商業價值和競爭能力。學習本課程,不僅讓財會人員知道如何跟稅務稽查打交道,如何提高稅務稽查應對能力特別是提高企業自身稅務風險自查排查水平,為全面降低稅務稽查風險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學習課程還可以讓財會人員知道在企業被稅務稽查時如何正確處理自己跟公司老板之間的關系,如何擺正財會個人利益與公司大眾利益之間的關系,全面考量和降低稅務稽查中的個人風險,提升自己作為財會人員的職場晉升空間和應變能力。真可謂一舉兩得哦!不信嗎?學習了老師的課程就知道了。
課程大綱:
第一模塊 當前企業面臨的涉稅環境及特點
課堂討論:你認為你們公司目前的稅務環境如何?
第二模塊 2018稅務稽查重點----9大方面
1、地稅局將針對營改增之后的企業營業稅進行重點稽查;
2、地稅局將對其管轄范圍內的企業所得稅進行重點稽查;
3、總局將對虛開發票的重災區如房地產業、建筑業、住宿酒店業進行重點稽查;
4、國稅局與地稅局將針對營改增前后政策的執行情況對企業進行重點稽查;
5、稅務局將對不能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的企業進行重點稽查;
6、稅務局將對營改增后進行虛開發票、虛抵發票、對開發票、三流不一致發的企業進行重點稽查;
7、稅務局將針對金稅三期上線后的個人所得稅進行重點稽查;
8、稅務局將針對企業進行小稅種的稽查,如印花稅等;
9、稅務局將針對擁有進出口貿易以及申請進出口退稅的企業進行重點稽查,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的行為
課堂討論:稅務稽查風暴越刮越猛。稅務稽查范圍這幾年哪些方面是重點?
第三模塊 稅務稽查實操---10大真實案例剖析及風控提示
1、一封協查函牽出的7.6億元團伙虛開大案
2、企業兩套賬,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會計被判刑!
3、因境內關聯交易被稅局調增應稅所得額2387萬元彌補虧損后實際補繳企業所得稅4 398.85萬元
4、2017年上半年5個最新案例,揭示“股權轉讓”中稅務機關檢查重點
5、爬蟲”技術挖出導管公司3千萬避稅大案
6、研發加計扣除被稽查追繳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款合計達8189萬元?
7、兩起跨境情報交換案件竟追繳2.8億多稅款
8、還有這種操作!凍海參被“循環”出口騙取退稅,涉案金額近2億
9、相對人善意取得違規發票不構成應受處罰的違法行為
10、轉讓限售股,企業緣何多繳稅款1.28億元。
課堂討論:請你說出導致很多企業被稅務稽查的四個原因。營改增后稅務稽查大案要案主要多發于哪些領域?其中的稅務風控警示意義何在?
第四模塊 稅務稽查應對方略 ---- 圖解9大招式
一、知彼更要知己
二、法律形式要合規
三、態度一定要端正
四、申辯要不卑不吭
五、切莫低估稅務稽查員
六、謹慎使用復議和起訴
七、人情用在刀刃上
八、稽查程序要搞清
1、稽查選案方法
2、稽查的基本程序
3、必須立案稽查的違法行為
4、已立案但不審理的兩種情況
九、勿動輒花錢請中介
課堂討論:請結合以上9個方面對照和檢討您自己公司的稅務稽查應對策略和方法究竟哪些方面需要加以
改進以規避不必要的稅務稽查風險?
第五模塊 稅務危機多發領域、問題根源及危機防范對策
1、稅務危機多發領域問題和根源
2、企業化解和防范危機對策
課堂討論:假如你公司遭受稅務稽查,稅局認定你公司存在嚴重虛開虛受增值稅專票抵扣進項稅的偷稅行為,決定對你公司補稅罰款和征收滯納金,并提請有關部門追究主要涉稅人員刑事責任,請問你公司應該如何化解這一稅務危機?
學員課堂討論及互動交流
老師點評及課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