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分配或授權不同的工作任務。
每當分配或授權工作任務時,我們最喜歡聽到的當然是“好的”或是“沒問題 ”這樣的回答。但是我們收到這樣的回答就代表著萬事大吉了嗎?不一定,單單是一句“好的”或是“沒問題 ”,往往還不足以把事做好。答應下來卻拖著不做就是典型的案子。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某個員工明明答應得好好的,卻遲遲沒有動靜。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們有沒有辦法盡可能的讓他們說到做到呢?
有,我們可以嘗試以下辦法:在他們答應后,讓他們做一個具體的計劃,說說他們打算在何時,何地,準備如何執行這件事?行為科學家把這種計劃叫作“執行意向”。強化員工的執行意向,相當于獲得他的承諾以及如何履行這份承諾。這有助于提升他說到做到的意愿和積極性。
我在團隊管理的地程中,就常常用到這個小技巧,因為這樣的話,可以幫助員工現場分解任務,細化任務,更加有助于他任務具體化。有效地提升他的信心指數。
所以,在聽到“好的”或“沒問題 ”的時候,往往意味著這是一個開始,并不是結束。為了讓員工盡可能的說到做到,多問幾個具體的問題---他們打算如何履行承諾---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
谷任明老師
----專注于現代企業中堅力量訓練、核心團隊打造
“優才商學院”特聘高級培訓講師
“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
“中華英才網”特聘職業規劃專家
“職場精準扶貧”理念發起人和踐行者
“職業規劃與主人翁心智模式”融合訓練創始人
“MTP卓越中層管理干部核心技能”訓練專家
多家上市企業、大型互聯網公司人才發展顧問
著有《主人翁精神放光芒》等書
谷任明老師對于自己講的課程有兩點要求:一是講自己做到的,二是做到自己所講的。課程內容皆為原創,觀點新穎視角獨特,課程內容為自身多年職場實踐并深度思考后千錘百煉而成。同時,谷老師的課程呈現極富感召力,直擊本質核心。更為重要的是,他擅長在培訓前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把課程內容與各個企業的實際問題和員工的實戰能力相結合,重視與學員之間的互動,使課程總能在理論與實踐、策略與執行之間得到平衡,以達到最佳的授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