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說話時不是孤立地發出一個個音節,而是把音節組成一連串自然的“語流”,語流就是由字、詞、句所組合的表意素材創造出來的語言表達流程。
在語流中,由于受到相鄰音節的相鄰音素的影響,一些音節中的聲母、韻母或聲調會發生語音的變化,我們稱之為語流音變。從語音學角度來看,世界上各種語音中的音變現象非常復雜,常見的有同化、異化、弱化、增音、減音、脫落、換位等。
除了常規的兒化音和輕聲外,我們繼續來關注常見字“一”“不”“啊”的語流音變化。
“一”的語流音變化
“一”字單字或在詞末時讀一聲,如:唯一、獨一、小一 等;連詞后接字為一、二、三聲時讀四聲,如:一只、一直、 讀一讀、選一顆等;后接字為四聲時讀二聲,如:一樣、一個、一座、一片等。
“不”的語流音變化
“不”在單念、詞句末尾、非去聲之前,讀去聲本調。比如,不(bù)!我就不、不平、不好;“不”在去聲之前讀陽平如:不是、不去、不要。
“啊”的語流音變化
作為語氣助詞用在句尾時,由于受到前面音節末尾因素的影響,讀音會發生不同音變。前面音節末尾音素是u、iao、ao時,讀成wa。前面音節末尾音素是n時,讀成na。前面音節末尾音素是i時,(-i,舌尖前元音,只能與z、z、s相拼)讀成za。前面音節末尾音素是i-時,(i-,舌尖前元音,只能與zh、zh、sh、r相拼)讀成ra。前面音節末尾音素是er時,讀成ra。前面音節末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i時,讀成 ya。
字正腔圓非一日之功,繼續以"刻意練習"之名,為聲音加一層播音主持的濾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