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千面英雄“,即每個人會有很多面的表現,
從語言藝術角度解析,我認為,每一位優秀的演說者身上都應當潛藏著藝術家的創意靈感、魔術師的舞臺展示、心理學家的溝通藝術和學者的自信,這四個角色所具備的四項專業能力,正是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
執教若許年,我專門研究過不同機構的語言藝術老師的角色特征,無論是廣播電視臺還是少年宮,無論是大牌教育連鎖機構還是語藝工作室,通過授課老師履歷、課程數據、學員表現及家長評價等維度分析,可以總結出一些共通之處。從職業勝任力分析,我將該職業能力劃分為三個等級:普通老師、合格老師和專業名師。
“名師出高徒“對于課外興趣拓展學習是普遍適用的。平臺和老師哪一個更重要呢?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優秀的老師是稀缺資源,并不是每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自身都具備終身學習的習慣,也不是每一位專職老師都具備豐富的學識、專業的基本功及符合學員學習特征的教學模式,語言藝術的學習更是如此。所以,選對指導老師比選對教育機構更重要。
1.普通老師
經過研究分析,我把只傳授舞臺呈現能力及表演內容歸類為“普通老師”。他們的學歷和薪資不算高,課堂氣氛較好,能帶動孩子們學習語言表達技巧,幫助孩子們掌握課程內容,不會讓家長特別滿意,但也不會引發反感或投訴,屬于“雞肋”型科目。由于老師與家長、學生的互動較少,課程上知識點有效,缺乏創新特色,學生達不到大躍進的目標,課程續費率較低,老師的執教動力隨之損耗,慢慢陷入職業發展困局。
2.合格老師
課堂上旁征博引拓寬孩子知識面的老師是“合格老師”,這種類型的老師學歷稍高,對語言藝術教育富有興趣和熱情,授課氛圍很好,課程內容有趣生動,家長和孩子對老師的評價相對較好,雖然不具備忠誠度,但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愿意主動續費。隨著時間推移,滾雪球效應慢慢展露,該類型的老師漸漸樹立業內口碑,后續轉型做老板或管理的不在少數。
3.專業名師
“專業名師”更看重內在的品質和德行,現在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除了課堂上專業授課,有蘇格拉底式的啟發詢問,也有孔孟儒式價值觀引領,有口吐蓮花,也有多維鏈接,還通過課后互動,課程回爐打卡、作業點品、成績追蹤、課后面談溝通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引領學員成長。這種類型的老師是圈粉高手,既讓家長十分滿意,還讓學生分外喜歡,“名師效應”必然帶來更多的續費率和機構名氣。老師注重口碑又關注學生成長,備課更充分,學生成長可視化,家長積極配合,形成良性循環,必然能實現多贏。
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會因為時、地、人、事的變化而有不同的表現,語言藝術教學,名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可言喻,因此,名師比機構/平臺更重要。
名師引領,以正面管教的語言習慣,用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溝通方式,能更有效地喚醒每一位學員內心中的藝術家、魔術師、心理學家和學者角色,為學員帶來創意靈感、舞臺展示、溝通藝術與自信四大能力拼圖。因此,如果你是語言藝術老師,請成為“專業名師“,如果你是家長、學生,選擇良師益友將事半功倍。
那么,什么是“專業名師”踐行的語言藝術能力賦能呢?
通過數據分析,我把主要的語言藝術基本能力分為四個維度。無論你是語言教育研究者、語言藝術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可以刻意練習語言藝術的四項基本能力,為自己及他人拼湊出更磅礴的能力拼圖。
第一塊能力拼圖:藝術家的創意靈感
語言藝術范疇很快,包括朗誦、繞口令、演講、快板、貫口、相聲、小品、動畫配音、新聞播報、詩詞等,涵蓋范圍更廣,而且很多藝術形式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占比不高,甚至沒有,通過學習,提升藝術認知的廣度,通過專業訓練提升深度,對于語感培養、語文寫作等大有裨益,開闊的思路常常能帶來更多的創作靈感。
優秀的語言藝術老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鏡,挖掘好的教材,同時,因人、因地制宜。對于學員而言,跨主題的語言類技巧學習,需要有融會貫通的理解能力,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需要建立思維鏈接,隨著不同思維網絡之間鏈接升級,大腦中的突觸不斷增加,理解能力提升水到渠成,創意靈感不請自來。
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合格的語言藝術老師像大教育家孔子,能啟發學員的思維,優秀的語言藝術老師更像哲學家蘇格拉底,鼓勵學員自己尋求答案,點燃一根導火索,激發學員們在熱烈的討論與溝通中迸發智慧花火。卓越的語文藝術老師善于通過提問激發創意思維,又能通過“上推下拉”讓創意思維落地,形成既具高度又接地氣的實操方法論。
第二塊能力拼圖:魔術師的舞臺展示
每一位自信站在臺上侃侃而談的演講者必定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從出生開始,我們無時不刻在接受語言學習,無論是教室還是家里,無論是自學還是參訓,馬太效應讓優秀的語言學習者更強,讓弱者更弱。能說會道者自然會越來越能說,內向怯懦者自然會越來越拘謹,語言中樞的發展與身體、行為、環境密不可分,這些都是難以快速改變的因素。
對于語言天賦極高或性格非常外向者而言,背下演講稿、說出一段單口相聲這不難,但一個人喃喃自語式的練習只能確保我們記下了演說的內容,不能算是掌握了語言展示的技巧,因為它無法提升舞臺展示的能力和自信心。
無論是多人溝通還是單人溝通,優秀的講演者總是能像魔術師一樣創造懸念,讀懂人心。不可否認,語言的溝通是存在“溝通漏斗”的,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心里想的是100%,說出來的是80%,別人聽到的是60%,別人說出來的是40%,最后付諸行動是20%,講臺上的溝通亦然,我們的講演信息輸出效果和臺上臺下情緒管理,總是很容易因為信息傳遞方式及信息不對稱而產生不同效果。
舞臺展示能力主要涵蓋“講演者顏值”、“展示技巧”和“控場情商”,具體提而言,就是符合演講主題的著裝和表情、舞臺呈現的技巧、肢體語言、情緒識別以及應對突發情況時的情緒商數。丹尼爾.戈爾曼對大腦中的杏仁核進行大量研究,它是我們人類大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生情緒、識別情緒、調節情緒、控制學習和記憶的腦部組織。掌握豐富的語言藝術舞臺呈現技巧,識別聽眾、觀眾的情緒反應,能使我們生理結構上的大腦“杏仁核”發生改變,心理結構上能幫助我們戰勝內心的怯懦,減免無效的信息輸出,我們就能把心里想的100%更好地展示。
術業有專攻,如果說語文老師擅長的是思維及語言能力的發展,那么,語言藝術老師則更擅長舞臺呈現的技巧,能幫助大家更好的把腦海中的所思所想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示出來。站上舞臺,背誦語文課文時,我們可能像一位“老夫子”,但站在語言藝術的舞臺,我們絕對能成為一名語言魔術師,引領觀眾的思維,管控觀眾情緒,引導全場的氣氛,每個環節的設計扣人心弦,并且展示別出心裁,在人們的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第三塊能力拼圖:心理學家的溝通藝術
古時候有一位國王,晚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的牙齒全都掉完了,于是,他請了兩位解夢者進行解析。第一位解夢者說,“國王碧陛下,您這個的意思是,等您所有的親戚死去了,您才會死,大家一個都不剩。”國王一聽非常生氣,杖打一百棍。第二位解夢者說道,“至高無上的國王,您做得是一個祥兆之夢,您將是您所有的親屬中最長壽的一位啊!”國王聽了十分高興,賞賜他一百個金幣。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內容,為什么一位會挨打,另一位會得到嘉獎呢?前者不懂得說話的藝術,惡語傷人。后者懂得語言的藝術,用巧妙方法表達,讓國王心花怒放。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個人會不會說話,決定了他的人緣,甚至能決定在未來社會中的發展。語文課堂學習側重于基本文化提升,言語背后的情緒處理、換位思考等素養缺乏刻意訓練。學習語言藝術,更懂得換位思考,潛移默化地修煉為人處世的品德,溝通中的情緒商數將獲得可視化成長,并使我們在人群中更受歡迎。
第四塊能力拼圖:學者的自信
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能把語言藝術課程講好的老師即使不是學富五車、旁征博引,也一定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狀態。時代發展迅速,課程教材不斷被新知識迭代,只有不斷學習、認真備課,才能確保課程品質。導師終身學習的態度是最好的榜樣,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必然能啟發學生與時俱進。
課堂上學習、舞臺上鍛煉、生活中交流等,優秀的學員必然是保持旺盛學習狀態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語言藝術基本功扎實且具有豐富的語言藝術知識的學員,無論臺上還是臺下,總是能夠流露出學者的氣勢,展現王者的自信。
總而言之,語言藝術是表面上看是鍛煉一個人在舞臺上呈現的技巧、生活中的溝通表現能力,更深層次的提升是有圓有方的為人處世品德、正向知識儲備與終身學習的習慣,名師帶路才能少走彎路。
與此同時,真正的語言藝術一定能夠使我們擁有藝術家的創意靈感、魔術師的舞臺展示、心理學家的溝通藝術和學者的自信,我們需要這四大角色各顯神通,如果因為偏見排斥某些角色,就無法使用它的技能,能力拼圖則不完整。當這四塊能力拼圖組合在一起,我們就擁有了一個看不見的光環,它環繞在我們頭上,讓我們不平凡。更多原創自我賦能知識請關注馬詩敏培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