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養老產業大考潮分論壇現常
一場關于“養老問題”的“大考潮正在進行中,清華大學教授、養老問題專家楊燕綏;復星醫藥(行情600196,買入)董事長陳啟宇;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劉挺軍,以及多家養老機構負責人等加入其中。
養老產業主要包括養老服務、養老地產、養老金融與養老用品四方面。但是由于我國的養老產業尚處于發展早期階段,目前并未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再加上觀念、政策、從業人員的培訓等配套服務確實,出現了養老機構良莠不齊,養老市場狀況頻出的局面。特別是在養老院市場中,一邊是公里養老機構人滿為患、排隊待住;一邊是私立養老院空床率高、盈利難。面對這樣的困局,我們該如何解決?
面對現在養老問題制度亟待解決的問題,楊燕綏表示:“首先要有好的政策政策為什么要變?現在政府接受一個概念叫PPP,政府干什么,社會資本干什么,第三個P是合作關系。政府如何轉變?政府不用辦任何的養老院,但是政府要管,出臺政策管理土地和環境建設。誰出錢建設養老院?地租怎么辦?房產和設施誰出錢?房租怎么辦?”
她解釋道:“養老可以分五個檔次,第一個檔次,四大要素(衣食住行)都要由政府負責,個人沒有勞動能力。第二種,就是大家說有養老金的人,個人養老金解決吃飯問題,但是房租有困難。第三個方面,個人都有住房,生活費、服務費還是可以出的,著急了把房子都賣掉,不要都給兒子找政府要。但是你讓他出那么貴的房租和地租夠戧。第四種人是中高收入,服務費還是交得起。第五種人事是高凈值的,地租、房租全都自己出,給國家創造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