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消息,“中國金融論壇”作為科博會的重要活動于2017年6月7日-8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金融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出席并發言。
朱光耀表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確實緩慢,但是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改善的跡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4月份把全球基金預測總年初3.4%上調了0.1個百分點,到3.5%,盡管是0.1%的調整,但是確實它是反映了全球經濟變化的趨勢——在穩定有所復蘇。
朱光耀稱,這種變化主要來自中國和其他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重要的政策。中國經濟2017年第一季度增長6.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全球經濟的增長率,“其中的一個因素就是中國經濟增長要高于原來的預測。”與此同時,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的復蘇也有明顯的提高,這共同促進了全球經濟形勢的穩定復蘇。
在全球經濟向好的同時,其預計2017年度全球貿易量也會有增加,而且一定會比2016年度要有一個相對大的幅度的增加。
雖然勢頭良好,但“基礎還不穩定,”朱光耀表示,還需要世界各國做更大的努力,才實現一個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 從經濟狀況和貿易方面,這種狀況是在給世界各國以信心,但是在貨幣政策方面,在金融領域,“我們確實需要高度的警惕。”其表示,因為關鍵的發達經濟體美國已經開始了利率正常化的進程,而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已經超過了美聯儲。“美聯儲在縮表,而日本還在繼續擴張,這種變化這種對比非常的明顯。”
為什么要特別的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調整?朱光耀解釋,因為美聯儲政策對全球的金融市場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資本是在全球的資本市場是最有流動的,它的這種變化對于資本流動的影響我們必須高度的關注。”
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政策的協調變得至關重要。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中美兩國,美國和中國兩個最大經濟體規模相加占全球經濟40%,中美兩國的關系不僅僅是影響兩國本身,甚至影響到全世界的發展。
“當然,發展好中美關系首先要把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好。”朱光耀表示,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的發展還面臨著挑戰,“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們首先把中國的事情做好的同時,也要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
以下為發言實錄:
朱光耀: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我想就全球經濟形勢和中美經濟關系,向大家做一個介紹。
首先關于全球的經濟形勢。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盡管仍然緩慢,但是出現了明顯改善的跡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今年4月份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由年初的3.4%上調0.1個百分點至3.5%。盡管只是0.1%的調整,但是這確實反映了全球經濟變化的趨勢。回顧過去幾年,IMF往往在一年中幾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但是2017年這是第一次在年中上調全球經濟預期,這表明全球經濟在穩定復蘇。這其中就包括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重要貢獻。中國2017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6.9%,高于年初預計的6.5%左右的增長率,也高于2016年度6.7%的增長率。對此,IMF的報告也客觀地評價,之所以上調全球經濟增長率,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經濟增長率高于原預測。與此同時,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跡象明顯。所以, 2017年總體而言,全球經濟將保持穩定復蘇的勢頭。盡管全球經濟出現向好跡象,但是這一基礎還不穩固,還需要世界各國做更大的努力,才能實現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確定的增長目標,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
全球貿易狀況也有改善。今年年初,世貿組織預測2017年度全球貿易的增長區間為1.8到3.6%。全球貿易和全球經濟狀況緊密相聯,2017年全球經濟穩定向好, 全球貿易量也會有所增加。
全球經濟和全球貿易的改善給世界各國以信心,但是金融領域、貨幣政策方面,仍值得警惕和關注。因為關鍵的發達經濟體美國已經開始了利率正常化進程,自2015年度首次調整聯邦儲備利率,2016年度年底美國再次調整聯邦儲備利率。美國利率正常化進程雖然緩慢,但是在持續推進。美聯儲也表明了態度,將采取兩種方式推動進程。一是繼續提高聯邦儲備利率。美聯儲馬上還要開會,具體決定值得關注。二是美聯儲要縮減其資產負債表。事實上,在美聯儲縮表同時,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規模在繼續擴張,并且現已超過了美聯儲,這種變化對比非常明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調整對全球的金融市場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美聯儲政策的走向尤其值得從兩方面關注,一個方面是利率調高的節奏,包括調整間隔期和調整幅度;另一個方面是資產負債表縮減的進程和力度。在資本全球流動的今天,美聯儲的政策調整關系到美國經濟,也關系到世界經濟,其外溢效應對全球金融市場尤其是對全球資本流動的影響尤其值得高度關注。
就這個意義而言,全球經濟政策協調變得至關重要。回顧2016年,全球經濟總體規模77.3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經濟規模18.57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規模的近25%。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規模為11.22萬億美元,在全球經濟中占比近15%。美國和中國,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經濟規模相加占全球經濟的近40%。因此,全球關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關注著美國的經濟發展,關注著中美兩國經濟政策對各自經濟的影響、對彼此之間的影響和對全球的外溢性的影響。
美國在特朗普總統就任以后,在經濟政策方面最大的調整是稅制改革,包括稅率調整,要把企業所得稅從20%下調到15%,并同時調整個人所得稅。美國的稅率調整立足于促進美國勞動生產力提高,并勢必會對全球產生影響。與此同時,美國特朗普行政當局將推動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也是立足于提高美國勞動生產力,將對全球的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在貿易領域,美國貿易政策對全球的自由貿易形成了一種新的挑戰。從全球來看,基于公平原則的自由貿易,有買有賣,愿買愿賣,實際上是通過市場原則來實現的,在這一領域加強政策溝通就變得至關重要。
今年年初,中美兩個大的經濟體之間會不會爆發貿易戰廣受關注。中美兩國的年度貿易規模,已超5200億美元,雙邊直接投資遠超1700億美元,這么大的貿易投資規模和緊密的經貿聯系怎樣避免受到負面影響,維護全球經濟穩定,需要中美兩國發揮智慧和風險管控能力,在互利共盈的原則上來穩定和發展中美的經貿關系。 在今年4月6日至7日,主席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了重要的海湖莊園會晤,這次會晤為中美關系指明的方向,制定了規劃,兩國元首批準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在今年的5月12日,中美雙方聯合公布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獲,這確實表明中美兩國經濟團隊堅決貫徹主席和特朗普總統達到的重要共識,堅定不移地推進中美經濟關系向前發展,使中美經濟關系作為中美雙邊整體關系的推進器,助推中美關系的大船乘風破浪一路前行,惠及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福祉,惠及全球人民的福祉。
把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好是發展好中美關系的基礎。中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發展態勢良好,但也要對所面臨的挑戰有著清醒的認識。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穩增長、促發展,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進一步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處理好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新矛盾。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我們要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把全球經濟發展的蛋糕做大,在先把中國的事情做好的同時,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