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驅動力,企業家“創造性的破壞”是創新的源泉。這一思想引發了一系列關于企業家精神和經濟增長的相關研究。然而關于企業家精神與中國經濟騰飛這一重要問題的定量分析卻寥寥無幾。
清華大學(微博)經濟管理學院C.V.Starr 經濟學講席教授李宏彬及其合作者就企業家精神與經濟增長問題開展了深入研究。在增長回歸模型的框架下,李宏彬教授等人利用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對上述問題予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企業家精神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其對人均 GDP 的年均貢獻約為 1.5 個百分點。
科學地評估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一方面,不同地區在收入水平、教育水平、政府政策等方面都有不同,這些因素會使得研究者很難單獨分離出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另一方面,企業家精神可能是經濟增長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即經濟增長越的地區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家。上述問題的存在使得研究者很難準確評估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有鑒于此,李宏彬教授等人采用系統廣義矩估計法(System-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解決動態方程中滯后因變量的內生性問題,同時采用工具變量法解決企業家精神變量的內生性問題。研究結果表明,企業家精神顯著地促進了經濟增長。具體而言,在樣本期內(1983-2003 年)企業家精神對人均 GDP 增長的年均貢獻約為 1.5 個百分點。在引入了人口、制度等其他可能影響經濟增長的控制變量后,這一結果依然非常穩健。李宏彬教授等人的研究為熊彼特等人關于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這一論斷提供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經驗證據。該研究表明制定有利于培養企業家精神的制度和政策對于經濟的持續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