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是否是曇花一現?線下零售的未來又在何方?互聯網時代,實體經濟該如何轉型?昨日,祖廟街道舉辦了《企業轉型與商業革新》第五屆祖廟企業發展論壇,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針對“新制造與新零售”做精彩演講和深度剖析。
高紅冰以阿里巴巴近幾年交易量的幾何式增長為例子,來闡述互聯網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只是一項技術,“互聯網在中國已經變成了經濟形態、生活方式,可以這樣說,移動互聯網上架構了一個中國。”高紅兵認為,如果說互聯網在過去十年是影響了零售業和商業,在未來的十年受最大影響的是制造業。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制造業將從原始的短缺經濟,發展到現在的以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為導向的C2B新制造經濟。”高紅兵認為,未來中國將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有突破性的發展。佛山作為制造業大市,是否能加入其中享受到技術發展的紅利,就要看制造業企業能否創新,“例如家電企業加入數字經濟技術,如生產研發智能家電,否則未來將很難做下去。”
實體店零售會不會消亡?對于這個頻頻被提及的話題,高紅兵說,實體店零售不會消亡,但其技術手段、商業模式和地理布局會發生重大變化。在互聯網時代下,零售模式已經由以賣家為核心的傳統零售轉變為以買家為中心的新零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未來的商業企業必須要掌握數字化、網絡化、數據化,通過技術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消費習慣等,“商業的零售形態在科技的驅動下有各種可能,最快最低成本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和供給的匹配是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