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公司的償債能力、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流動資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斷;通過分析損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狀況、經營效率,對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持續發展能力作出判斷;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評價公司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并據以預測公司未來現金流量。
課程收益:
本課程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2014年發布《企業會計準則》新增財務報表項目分析、企業財務報表新格式解讀、企業財務能力分析、大數據下的財務分析新思路與分析重點等,內容務實,案例豐富,可操作性強。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企業財務人員和相關崗位
授課方式:故事案例導入、講授、案例分析、課間活動、討論提問、互動點評、課程總結
課程內容:
第一講 資產負債表分析
一、深入理解資產負債表上的財務數據
二、從公司運作管理的角度重新審視資產負債表
三、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關系
四、資產負債表水平與結構分析
案例 結合資產負債表指標分析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二講 利潤表分析
一、利潤表要素分析
二、各種利潤率分析
三、各種成本費用比率分析
四、壞賬(或計提壞賬準備)對利潤的影響
五、資產減值對利潤的影響
六、利潤表水平與結構分析
案例 結合利潤表指標分析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三講 現金流量表分析
一.現金流量表的作用與內容
二、如何理解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之間的關系
三、如何對現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
四、現金流量表結構分析
案例 結合現金流量表財務比率分析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四講 2014年發布《企業會計準則》新增財務報表項目分析
一、資產負債表新增項目分析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衍生金融資產
(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四)衍生金融負債
(五)劃分為持有待售的資產
(六)劃分為持有待售的負債
(七)遞延收益
(八)其他綜合收益
(九)專項儲備
二、利潤表新增項目分析
(一)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以“-”填列)
(二)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
(三)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
(四)重新計算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的變動
(五)權益法下在被投資單位不能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額
(六)權益法下在被投資單位以后將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額
(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八)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九)現金流量套期損益的有效部分
(十)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
(十一)綜合收益總額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五講 企業財務報表新格式(適用于尚未執行新金融準則和新收入準則的企業)解讀
一、資產負債表新格式解讀
二、利潤表新格式解讀
三、現金流量表新格式解讀
四、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新格式解讀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六講 企業財務報表新格式(適用于已執行新金融準則和新收入準則的企業)解讀
一、資產負債表新格式解讀
二、利潤表新格式解讀
三、現金流量表新格式解讀
四、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新格式解讀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七講 企業財務能力分析
一、償債能力十大指標分析
二、營運能力五大指標分析
三、獲利能力六大指標分析
四、發展能力十大指標分析
五、市場價值五大指標分析: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八講 大數據下的財務分析新思路與分析重點
一、尋找財務業績背后的業務動因
二、從業務層獲取業務信息
三、與業務人員溝通分析結果
四、向高層匯報解讀預算執行情況
五、與相關部門、單位溝通成本費用控制
六、大數據時代財務分析重點
(一)利潤+現金+價值+風險+成長
(二)盈虧平衡點
(三)資本資產結構優化
(四)現金流
(五)資本成本
(六)經濟增加值(EVA)
案例
▲本講互動與答疑
第九講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杜邦財務分析
案例二 經濟增加值分析
案例三 損益差異的魚骨圖分析
案例四 雷達圖財務分析法
案例五 帕利普財務分析
第十講 全面互動答疑與課程總結
編制與講解:屠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