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首屆“中國公益護眼大會暨全國校園近視防控公益論壇”在義烏市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項目三處副處長、中國校園健康行動護眼亮眼工程執行主任劉康苗,出席大會并作《公益護眼為全球近視防控提出中國方案》的工作報告。
劉康苗在報告中說,多地小學近視率超過50%、平均近視年齡已低至7歲,5060位樣本的知名高校大學生中97%為100度以上近視、23%為容易最終失明的600度以上高度近視。專家預測,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50年后中國成人80%左右近視、20%左右高度近視。
針對這一現狀,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學生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經國務院同意,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
劉康苗說,2018年近視防控上升為國策,但近視防控并不是中國專利,他是全球共同的挑戰。而“近視眼防控沒有神醫,沒有神器,必須是國家戰略、全民行動”。
劉康苗講道,從數據的角度去看近視防控的主戰場。在杭州做的數據表明,現在很多的一年級小朋友的遠視儲備很低了,有些只有20多度。眼軸的長度,我們調取了80年代初的數據,他的眼球大小相當于14周歲的數據,也就是說,孩子的身高發育提早兩年左右,但是他的眼軸長度、眼球發育提早了8年左右,到了四年級的時候,他的眼軸長度與成人幾乎接近。
從瓶勁的角度看近視防控難點。我們的挑戰有很多,在教育系統,我們大多數校長,都擔心公益夾雜著商業,我們的醫療資源非常稀缺,專家資源由于有大量的門診量需要應對,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機會去學校開展預防工作,可以說是有心無力。
從理論角度看,近視防控的新思想。我們基于人工智能研究,探討出近視加深的原因、這可能與缺氧有關。缺氧這個詞從我們的研究來講,跟我們的東方智慧有關,身體里的氧氣是提升我們的陽氣,二是營養,必須保證身體里的各類器官的營養。
原來眼睛也是一樣,若是氧氣的供應滿足不了用眼的需求,眼睛就有可能生病,就會加深近視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減少供氧,二是加速血液循環、三是抑制由于缺氧代謝物引起的對眼軸的傷害。
四是從實踐看近視防控中的好方案。主要是從減少耗氧+形覺剝奪修復,基于篩查評測推進精準科普宣教,加強校園照明改造,改善脈絡膜血液循環+改善鞏膜供氧。
從趨勢看近視防控新模式。一是社會價值開始引領經濟值,二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關注社會問題,三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兒童全面健康,四是越來越多的公民愿意投身志愿者服務。五是近視防控新模式離不開有形的產品和無形的勞務。
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成就有望超越美國的優勢。我們的勞務成本優勢正在消失,但廣大的民眾、廣大的公民參加到志愿者隊伍中,正在成為社會勞務的主流,我們總結經驗、欲打造近視防控中國方案,是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的表現,更是基于“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體現,我們的工作必須圍繞著我們的優勢來開展,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有著悠久的慈善文化,我們借助公益的力量來解決近視防控的方案,必將開啟中國公益護眼模式新征程。
劉康苗還圍繞“政府主導、校園驅動、專業服務、社會捐助、家庭聯動”思想,闡述了中國公益護眼新模式和新思路。
劉康苗呼吁,加強中國近視防控工作,首要的是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名正言順、二是實際工作活誰干、三是近視防控工作錢誰出、四是構建中國眼底數據庫,形成可復制的中國方案。他號召中國有大愛精神的企業家,行業領袖、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護眼亮眼統一戰線建立起來,攜手每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為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還他們一個光明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曉連,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國家督學、教育部巡視專員、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長王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理事長郝毅,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調研員、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常務副秘書長王龍龍,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晶龍,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主任馬軍教授,浙江大學睿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吳健教授,浙江智慧健康照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光電學院牟同升教授,浙江省防盲指導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吳苗琴教授,吉林省近視防控中心主任肖圣盈教授,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學校照明環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建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區主任楊振波,珠海市衛健局副局長柴宏亮,珠海市教育局調研員石玉屏,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副秘書長朱翠翠,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項目三處處長李想,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公益護眼聯盟副秘書長陳楠華,以及教育部近視防控試點城市黨政機關、教育局、衛健局代表,各地公益護眼合作伙伴,眼科、眼視光機構負責人,各地前來接受專業培訓的科普志愿者,各地教育、衛生、民政、團委系統邀約的教師、醫生、愛心人士、新聞媒體人士等600余人聆聽了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