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管理模式實戰訓練》課程大綱
課程背景: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過了科學管理、人際關系、系統理論、權變理論、以人為本的幾個發展階段,具體的的管理核心內容如下:
科學管理:工人是機器,改善工作程序來提高效率。
人際關系:工人是人,有需求,要激勵。高效率工作來自好的人際關系。
系統理論:企業整體是一個系統,有人、組織結構、技術和環境等因素。分為短板和長板。
權變理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應據當前實際情況,順勢應變。沒有好的管理,只有最合適的管理。
以人為本:管理從人性出發,建立和諧組織和企業。
如今,個體價值在崛起,信息越來越透明,網絡協作越來越緊密,管理,到底管什?理什么?管人還是管事,還是理清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系,明白做事的道理,也就是做事的方法和標準。
管:向內管控,管好自己;理:向外服務,理順與別人的協作關系。
課程收益:
1、構建創新賦能的組織架構;
2、優化設計協作流程;
3、工作標準定價體系;
4、搭建自我評價互動平臺;
5、在大局中定義工作,賦予工作品味和魅力;通過服務增值,構建團隊價值的評價體系。
培訓時長:6小時(1天)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管理的本質
一、管:管好自己;
二、理:理順自己與別人的協作關系。
第二部分:怎樣管好自己
一、認知自己:
1、認知自己的優勢;
2、承認自己的不足;
3、承認自己會犯錯誤;
4、信守承諾;
5、信息即時反饋。
二、了解別人:
1、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2、欣賞別人的優點;
3、發現別人的優勢;
4、經常贊美別人;
5、及時回復別人。
第三部分:怎樣理順自己與別人的協作關系
1、確定好做事的原則與邊界;
2、確定好做事的方法和標準;
3、配置做好事情必要的資源;
4、識別做好一件事情可能出現的瓶頸與難點;
5、識別做好一件事情可能出現的風險;
6、準備一張做好事情的清單;
7、編制一張做好事情的計劃推進表;
8、設定關鍵節點與反饋時間點;
9、出現異常,第一時間快速抵達現場,快速解決;
10、總結做好一件事情的得與失,多用數據說明,少用或不用口號式、文字式描述。
第四部分:共享管理模式創建
一、創新賦能組織架構創建
1、搭建協作平臺;
2、劃分組織發展單元:利潤中心、費用中心、戰略單元。
3、以崗定人,人崗匹配;
4、自我評價體系;
5、績效互動平臺建設。
二、協作流程優化與設計
1、企業運營流程;
2、部門運作流程;
3、日常工作流程;
4、異常處理流程;
5、客戶投訴流程;
6、客戶服務流程。
三、企業標準化建設
1、行為規范標準;
2、日常禮儀標準;
3、日常工作標準;
4、產品標準;
5、質量標準;
6、技術標準。
四、內部定價標準
1、工作量化標準;
2、工作時間標準;
3、單位時間定價標準;
4、工作技術定價標準;
5、內部協作服務價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