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產品及產品所處的階段,談運營關注的指標,沒有太大的意義。
一、運營團隊最需要關注的指標是什么?
1、運營團隊最需關注的指標與什么有關?與產品,以及產品所處的階段有關。
比如產品,電商產品的運營與媒體產品的運營與UGC網站關注的指標能是一樣么?答案是否定的。
同樣,對于電商產品而言,早期的用戶獲取階段與成熟時的利潤獲取的階段關注的指標能是一樣的么?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所以如何來梳理運營團隊的重要指標咧?
從公司的產品出發,結合現有的商業模式,明確整個團隊的目標確定整個團隊的“第一關鍵指標”!
2、商業模式產品的商業模式不同,關注的運營指標必定不同。
A、電商
電商主要有B2B和B2C,C2C三種模式,B2B的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B2C的典型代表是亞馬遜、京東,C2C即淘寶。電商關注的通常是GMV,成交額。
B、廣告
KK說,目光所及之處,必有金錢追隨。互聯網最早出現的廣告形態是條幅,英文叫banner,早期的門戶網站和個人網站主要靠這個創收,后來出現了文字鏈的形式,直到谷歌、百度搜索引擎推出了競價模式,這種以關鍵詞搜索點擊付費的廣告模式成為互聯網的主流廣告模式,
廣告靠的就是PV量,展現量越高,營收的空間會越高。
C、網游
盈利模式從先期的售賣點卡,到史玉柱開啟免費玩游戲而靠售賣道具盈利的模式后,網游行業步入了道具盈利模式,而大R的比例恒定的情況下,目標就是不斷的提升ARPU值。
D、增值
增值模式的代表主要有qq會員、qq秀、qq空間、SP、社群會員、360殺毒在線技術服務等。其通常是在免費提供基本服務的基礎上,這個關注的就是活躍用戶數,活躍用戶數越多,會員數越多。(服務優化到上限,會員轉化率維持一個范圍內波動)
3、什么樣的產品同樣的模式下面,又由于具體產品不同,關注的指標跟方向又不同。Mine That Data 公司的凱文·希爾斯特羅姆曾按照電商產品的年度復購度給電商產品做了一個模式的劃分。舉個例子:電商產品,且處于盈利階段,查看一下整個產品的年度重復購買率,即去年在產品當中消費的用戶,今年會繼續消費的比例。
A、“用戶獲取模式”。年重復購買率低于40%的產品。這種情況下,通過積分等方式的運營增加用戶忠誠度,并不能帶來良好的收益。比較典型的是, 產品耐用性非常強的以及探索型的興趣類愛好的產品,前者比如電器產品,冰箱洗衣機之類的三五年可能才會換一次,后者比如我們買的跑步機、攀巖裝備都在吃灰。大約有70%的電商公司是屬于這種情況的,即在成熟穩定期的時候,年重復購買率在40%以下,我們稱之為“用戶獲取模式”,即不斷的獲取新的用戶,然后轉化,同時升級套餐,一次性把錢賺夠即可!所以第一關鍵指標就是,付費用戶數。
B、“忠誠度模式”。年重復購買率達到60%的。運營的核心是經營用戶的忠誠度上面,鼓勵用戶的頻繁消費。這種公司就要開啟“忠誠度的運營模式”。第一關鍵指標就是,單位時間內的復買次數即復購頻次。
C、“混合模式”。年重復購買率介于40%-60%之間的,那么核心的工作就是二者之間的兼顧了,又要不斷的獲取用戶,同時要不斷的提升用戶的忠誠度計。
注,以上的年重復購買率都是優化到最佳時的數據了。
如果再換個維度分析,比如B2C、C2C,這些大家相對較熟的模式,我們就不分析了,感興趣的自己可以研究一下。
4、運營所處的階段A、創業早期
什么指標可以衡量產品的價值假設是成立的?
B、黏性階段
產品的留存率如何?
C、病毒增長階段
病毒系數如何?
D、營收階段
ARPU值
E、規模化階段
利潤率維持及新的營收增長點
核心指標:根據產品的商業模式及所處的階段得出的核心指標的分析方法。
截圖來自《精益數據分析》。
二、不同產品的核心指標分析流程
1、電商產品
2、SaaS類產品的分析流程
3、移動用戶產品的核心指標分析流程
4、內容網站關注的核心指標
5、UGC、社交站關注的核心指標
6、雙邊市場(服務方與提供服務方)關注的指標
以上圖表內容摘自《精益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