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數據顯示,在創業企業中,因為戰略原因而失敗的只有23%,因為執行原因而夭折的也只不過是28%,但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而走上絕路的卻高達49%。
沒有模式,不開公司。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好的商業模式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之源。在做公司之前,必須先做好商業模式的設計,不管公司規模的大小,都要提早設計商業模式,不能邊做邊改,表面很實用,但站在一到三年的角度看,其實是最大的時間浪費和低效。
商業模式與時代有關,商業模式的改變背后有著時代驅動的力量。不同時代,商業模式也不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商業模式的創新是盈利方式的拓寬。
舉例,餐飲業的商業模式,一直隨著時代而改變。餐飲最早都是單店模式,價值很有限。后來餐飲出現了相對有杠桿效應的“連鎖”。
阿里巴巴,如果是他自己收集幾十萬種產品,再去找人賣,估計早就死掉了。但他成功的創造了一個讓每個人都能開店賺錢的平臺,于是電商行業蓬勃發展。這是阿里巴巴早期的盈利方式,通過平臺盈利。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然構建了屬于自己的生態王國,通過生態盈利。
還有百度,讓普通用戶免費使用其搜索引擎,通過定向廣告從企業客戶那里獲得利益。這是他最早的盈利方式。如今的百度,早已轉向了多元組合的盈利結構。
商業模式除了決定企業能夠用什么方式來盈利之外,還關乎著能否融資成功,招商成功。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不僅能夠吸引到優秀的人才,還能夠獲得投資者的青睞,融到足夠多的資金。在互聯網剛興起的時期,硅谷的許多創業者就曾通過給投資者講一個好的“故事”而獲得了巨額融資。
那么究竟該如何設計商業模式?
大家先把這句話記下來:改變原有的、平面的、單一的盈利結構,邁向多元的、立體的、組合的盈利結構。
圍繞著這個中心,有三個基本點:
1.把看得見的錢分掉,賺背后看不見的錢。
2.改變原有的交易結構,把原有的利益分配重新調整。
3.用別人的錢、別人的人、別人的資源、別人的時間,幫助別人實現價值最大化,順便自己賺點錢。
接著就是六大步驟,十二大取代。
不要一做企業,就要大投資大投入,這種重資產的投入是時效性的,在行業的高速增長以及暴利期是可以的。但是今天的傳統行業已經進入到低速增長,還靠重資產重運營,賺錢只會越來越難。今天要借助新商業模式,實現輕資產輕運營,要先做股權融資和渠道招商,才能開啟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系統學習,請預約報名參加
中國.昆明《新模式盈利》新商業模式第一課
三天兩晚,教我們:
如何從賺過去的錢,變成賺未來的錢?
如何從賺一種錢,變成賺多種錢?
如何從賺一次性的錢,變成持續性的賺錢?
如何從賺客戶的錢,做到幫客戶賺錢?
如何從一個維度經營企業變成多維度經營?
讓企業賺到錢,實現客戶、員工、老板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