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做父母的責任,沒有認識到科學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學業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學習的好壞是學校教育的結果,所以千方百計地為孩子找好的學校,甚至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上重點學校。很少有家長將孩子的學業失敗歸結為自己,將孩子不良習慣形成的淵源歸結為自己。中華婦女聯合會的一份資料表明,我國有接近3/4的家長教育方法欠妥或有嚴重偏離,只有不過1/4的家庭教育比較科學。很多專家呼吁家長們不要以為教育孩子可以無師自通,應該通過各種方式樹立正確的觀念,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灣和出發地,家長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導師和助手,既要負責孩子的身體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既要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學習知識,又要教會孩子學會做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性格、行為習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與家庭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沒有哪些孩子會越來越像自己的老師。美國人泰曼?約翰遜認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怎么評價家長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過分。
實踐證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礎和關鍵是杰出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職責和義務,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要想使家庭教育成為滋潤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家長們需要了解教育的奧秘,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每時每刻把握教育的時機,挖掘教育的潛力。
家庭教育的意義:縱觀人類進化文明史,始終沒變的是:父母是兒女第一任教師,更是終身的教師。家庭是人的第一課堂,也終身的學堂。國民教育的平臺是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大支柱支撐的,家庭教育幾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狀態、缺乏科學指導、忽視甚至抵觸現代技術的作用。如果家庭教育這一支柱繼續弱小,與另兩個支柱形成巨大差別,那么,國民教育的平臺就會傾斜,更不可能平穩、和諧、持續健康的發展。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教育是人類的未來,家庭教育正是未來目標實現的保證。沒有良好家庭教育的今天,教育對昨天的歷練就會變成痛苦,教育對明天憧憬就會變的暗淡。教育的大鵬要騰飛,基礎教育的軀干必須強壯,職業和高等教育的雙翼必須強健,家庭教育的大腦必須健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每一個細胞都健康,才會有全社會的健康。只有以家庭的和諧為根基,才會有全社會的和諧。家庭教育“為民族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為教養子孫而修行是每個國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