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執行力,對個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對于企業,則是將長期戰略一步步落到實處的能力。企業具備詳盡的計劃、健全的組織體系、富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還是進展緩慢,各類規章制度難以落實。這種現象的存在,說明企業在執行力上出了問題。執行力弱的問題廣泛地存在中小企業的管理中,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大瓶頸。當今,企業的執行力被提升到了戰略管理的高度,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分戰略,七分執行。
企業發展目標最終要靠企業員工的實踐活動來完成,通過員工的執行能力把企業發展藍圖變成現實。執行力是把企業規劃變為客觀現實的重要載體,是企業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好的執行力。
好的執行力要有科學嚴格的管理機制。
隨著企業的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只有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上下功夫,夯實制度管理的基礎,確立嚴格的制度保障,才能建立一個順暢的內部溝通渠道,才能形成規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理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方式,才能增加內部管理的公平性,才能明確管理者的責、權、利,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執行力。
好的執行力要有好的執行團隊。
制度制定后關鍵在于執行,再好的制度,沒有人去執行或執行力弱也是沒有用的。建立好的執行團隊,就要企業各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作,要努力營造一種“團隊協作”的整體氛圍,增強大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強調在工作中按程序辦事,按制度辦事,達到普通員工的責任心、中層員工的上進心、高層員工的事業心“三心”的最佳融合。
好的執行力要求上級有效的工作督促和檢查。
督促是指上級要讓執行者制定詳細且切實可行的中短期或長期工作計劃,從而明確其工作目標,以此作為執行者執行力考核的依據。督促能有效地避免執行者工作中的惰性和工作的盲目無方向性。檢查是對執行者工作計劃的落實完成情況進行定期全面的考核,獎優罰劣,對執行者來說是一種無形的鞭策和驅動。督促和檢查是相輔相成,緊密結合的,是對增強執行力的雙向有效保障。
執行力是企業管理成敗的關鍵。
只要企業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好的帶頭人,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管理執行力就一定會得到最大的發揮,企業就一定能創造百年企業的目標。企業要實現“辦一流企業、出一流產品、創一流效益”的經營宗旨,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在員工中打造一流的企業執行力。一個執行力強的企業,必然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而具有高素質員工隊伍的企業,必定是充滿希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