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網上出了個大新聞,美圖第十號員工沈鵬創了個水滴互助,眾多牛牛牛的基金聯合投資5000萬,不少媒體對其紛紛報道,坤鵬論正好最近也研究了一下互聯網保險,同時深入學習了互助平臺的方方面面,今天就來說一說。
一、這個水滴互助咋回事?
首先這個水滴互助社區真不是新鮮出爐的,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基于互聯網通過互助手段與理念進行保險保障服務的創業企業,如夸克聯盟、e互助、壁虎互助、同伴互助、抗癌公社等互助平臺。
而且它們的模式如出一轍,僅僅在細節上有所不同,比如:是否設立基金、資金劃撥方式等方面,我們下面來把大家關心的問題列一列。
1、用戶交多少錢
只要9元就能成為會員,當加入平臺的用戶出現重大疾病時,目前全部針對癌癥就能獲得賠付。
2、最高能獲得多少賠付
最高能獲得30萬元賠付,其實確切地說,平臺會根據發病率等因素賠付金額是從2萬到30萬不等。賠付資金由平臺用戶平攤,原則上每次平攤費用不超過1元。
3、用戶交的會員費放在哪兒
據水滴互助官方網站宣傳稱,互助資金由招商銀行全程托管,專款專用。
4、其實水滴互助是個Copy來的產品
坤鵬論對比這些互助平臺發現,水滴互助基本是個Copy產品,因為它在觸發責任、互助金額、每次單筆金額、疾病定義、借助大量保險概念和手法等,可謂都是向其他平臺抄來的,沒有任何新意。
二、水滴互助先圈人 保賺不賠 互聯網保險是終極夢想
1、做互聯網保險是極為艱難滴
在水滴互助推出后,許多人猜測它瞄的是互聯網保險,因為埃森哲前段時間公布了一個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保險業投資2015年比2014年提高了237%,從2014年的約8億美元到2015年的26億美元,保險行業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數量相比2011年翻了四倍。
而在我國,很多人包括傳統保險企業認為2016年將會是互聯網保險元年!例如先后出現的“百安保險”以百度支持入局,“安心保險”將與騰訊云合作,樂視出資參與設立“新沃財險”,之后“保骉車險”宣布入駐支付寶錢包,車險保費可享受余額寶收益,再有“豆芽金服”正式落地,以保單質押貸款為切入口,準備打造億萬級的互聯網保險金融服務平臺。
但做互聯網保險真的不那么容易,首先是保險牌照全球都難拿到!另外,有了之前互聯網金融的亂象,國家對于互聯網保險這塊將更加慎重慎重再慎重。
如果再加上BAT都紛紛布局互聯網保險,真要做這塊更是難上加難,這么大塊的肥肉即使是5000萬的投資,也不夠BAT塞牙縫的,更何況關鍵動作--網絡支付這塊基本繞不開它們。
因此,坤鵬論認為辣么多聰明絕頂的投資人肯定不會無視這些做互聯網保險的關鍵點。
那么水滴互助這是要鬧哪出呢?
2、保險牌照一定會申請
它肯定會申請保險牌照,就像抗癌公社那樣先申請著唄,萬一批下來了呢?豈不是美妙至極!
其實不管水滴互助怎么不提保險,但其特點真的和《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夸克聯盟”等互助計劃有關情況答記者問》中所說的八九不離十:
“有的互助計劃假借保險名義進行宣傳,以所謂‘超低價保障’和產品創新為噱頭開展營銷,將兩者進行不客觀地比較和掛鉤;有的網站將互助計劃和保險產品混搭銷售,極力混淆兩者之間的區別,具有相當的迷惑性和隱蔽性,容易使消費者誤以為互助計劃是保險產品或所謂‘互聯網+保險’的新型產品。”
所以這個極大隱憂不管怎么用說辭去擺脫都是不可能解決掉的!有牌照是最終極的大招!
而且互聯網保險這么大的風口,保險這么大的肥肉,還有保險這個傳統到如果沒有門檻互聯網完全就能分分鐘鐘攪得天翻地覆的行業,誰能控制住自己的口水直滴答?
3、它現在的核心是聚人、聚流量、聚特別精準和特別有價值的人
互聯網的優勢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能夠快速、低成本地聚集到精準的人群!簡單說就是流量!
有了流量可以做什么?
第一可以和保險公司合作呀,因為它天生就具有了保險的潛質,聚攏起來的自然是關注健康、擔憂類似癌癥大病的人,是對保險有認識有想法的人,這可是保險公司最喜歡得不行不行的人群,保險公司缺的就是這樣精準的流量,只要你有大流量,那絕對可以一拍即合,還能為你專門定制個互聯網含量十足的險種。保險公司可不像銀行那樣保守,他們的合作態度十分市場化。
第二精準廣告,這個用屁股都能想得出來
第三增值服務,比如和體檢機構定制個專門的體檢項目,這些機構也是渴望流量、商業化程度極高的,合作無障礙。
第四切入醫療,這個也不用說,無非是把之前醫療健康創業公司的招數復制一下。
第五電商,這么多屬性接近的用戶,搞搞電商,轉化率相當不錯。就是不自己搞,也可以引入電商賺傭金和提成。
哇塞!看了上面的總結,坤鵬論都激動得不行呀!大生意,絕對是大大大生意!未來估值不可限量,又是一個獨角獸的坯子!
而且之前那些平臺的數據也給了水滴互助和投資機構們以無比信心,比如夸克1號中青年大病互助計劃的會員人數達到了33萬余人,籌集的資金達308萬余元。e互助官網稱已逾50萬人選擇加入,抗癌公社官網顯示目前已有超過30萬社員。
4、回想一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什么態度
現在回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坤鵬論猜測,國家也希望傳統金融們求上進,但這個讓傳統金融自己革自己的命絕對不可能,甚至是改革都很難實現,于是就放互聯網這幫野蠻人入場來進行創新式破壞,只是沒想到互聯網人太會玩太敢玩太沒金融經驗,搞得亂成一鍋粥,現在凈是擦屁股的事兒。
但傳統保險必須也要革命,必須要保險互聯網+,該怎么辦?借著互聯網金融的前車之鑒,國家對待傳統保險應該心里有底多了,一樣要把互聯網放進來進行創新式破壞這個肯定不會變,但在過程中會對其密切監視,小警鐘不斷敲打,使其不會偏離到無法無天的地步。正是這個原因,坤鵬論認為,水滴互助做是沒問題的,只要合規不出事,應該可以太平發展,做得好了,有可能還會得到國家的照顧一二。
還有從互聯網金融的結果判斷,國家即使未來會大力整肅互聯網保險,也不可能斬盡殺絕,肯定會留下做得大的,做得正規的,萬一水滴互助成了最終被保留的,那前途就不可限量嘍!
5、水滴互助們顛覆的是什么?
其實仔細想想,你會發現水滴互助這樣的平臺其實顛覆了以前許多創業公司的發展模式,同樣也顛覆了傳統保險的模式!
它先以創新的互助模式吸引用戶,用戶門檻極低,基本不會過多考慮就掏錢,9塊錢,不夠一個盒飯的錢,而未來所獲得的餅可非同一般,最高30萬!因此獲客難度大大降低。
而且目前同類平臺還不太多,特別是還沒有絕對優勢平臺存在,那么先期投入成本極低,主要是人員和運營成本,像水滴互助不過才17個人,再加上會員費的資金沉淀與5000萬投資,還有很快就能開展的增值生意,絕對屬于沒太大負擔的輕公司。即使干不成,積累的用戶也相當有值錢,所以人家在水滴互助后面還加了“社群”兩個字喲!
另外,投資水滴互助的機構和個人包括騰訊、新美大、IDG、高榕資本、點亮基金、真格基金和30多位知名互聯網公司創始人,這些投資機構和人除了錢還有什么?對了,無比巨大的流量呀!可以想到的是,這個水滴互助將會頻繁出現在我們眼前了!寫到這里,坤鵬論覺得其他競爭平臺真的好慘好慘,除非它們中誰被阿里或是百度看中了,才有可能一拼!
而且只要癌癥互助一有成效,馬上水滴互助就會復制其他平臺的互助項目,迅速用這個模式拉來更多屬性的用戶!因為傳統保險的痛點實在太多太多了!
6、未來與傳統保險企業合作的可能巨大
從美國互聯網保險的經驗看,對保險行業的破壞并沒有想象的簡單。從監管角度來看,保險公司顯得復雜而又昂貴。應監管要求新入機構需要有一定儲量的無負擔資產,而且必須將這筆無負擔資產與認購的風險成比例增長,也就是需要不斷增長。相比銀行業,互聯網想對傳統保險業的挑戰會更加困難和嚴峻。
另外,根據美國、歐洲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情況,保險業比銀行業表現得更傾向于合作,當前針對現有保險業的風投有70%,針對互聯網保險初創企業的風投占30%,保險機構并不將后者視為破壞者,反而更愿意與其合作。例如:Friendsurance作為互聯網創業公司,在沒有保險運營經驗的情況下,成功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在接受嚴格監管,秩序井然的保險業引入了基于新技術的P2P保險,通過互聯網平臺運營影響了傳統保險業務模式,在保險行業占據一席之地;Metromile同樣也選擇了與傳統保險機構進行合作。
所以坤鵬論認為,如果沒有牌照的情況下,水滴互助會挾持其可能的巨大流量與保險巨頭深入合作,也有可能這個合作談判已經在路上了!
三、水滴互助的隱憂有木有?
坤鵬論認為,水滴互助這個模式真不錯,而且天生就規避了一些問題,比如:單人投入金額極小,吸取P2P的教訓,資金一般都會委托管理,像水滴互助直接在招商銀行托管,公估團隊全程鑒定確保患癌事件真實性等,但不錯之余也有一些隱憂。
比如:沈鵬自己表示,水滴互助作為一種新型的保險方式可能面臨著兩種風險:一是政策風險,互助保險既非社保體系,也不是商業保險體系。二是如何快速地教育和獲取用戶,做好風控,設計保障池的規則,減少騙保的行為等都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1、監管
對于同屬金融業的保險來說,之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惡果肯定會令國家警惕之心變得極為敏感,觸發點會變得很低。
今年5月3日,針對互助計劃與保險的差異及可能存在的風險,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
互助計劃的經營主體不具備保險經營資質,部分經營主體的持續經營能力和財務穩定狀況存在隱患,消費者可能面臨資金安全難以保證、承諾保障無法兌現、個人隱私泄露、糾紛爭議難以解決等風險。
主管部門針對行業問題進行風險提示,并沒有處罰甚至取締,表明監管部門的審慎,也顯示對于互助醫療的管理還處于觀察期。不排除未來有監管細則出臺的可能性。
2、門檻低易亂象
就像P2P一樣,互助平臺的門檻還真不高,一個得到投資,就會激發類似平臺大量涌現,導致競爭白熱化,一方面爭奪客戶的成本會大幅攀升、補助增加,另一方面發病率提高、互助金支出處于隨機不可控地步,不可避免帶來平臺極大的運營風險。
另外,如果這個模式直接被阿里COPY了呢?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和投資人估計不僅僅是背書和站臺的作用,背后復雜交錯、盤根錯節的利益與關系,能夠保證阿里、百度們的沉默吧。
3、水滴互助的核心其實是保險
就像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金融,必須有專業的金融人士參與才能做好。互聯網保險也一樣,如果不加以重視,肯定會出大問題。
傳統商業保險產品設計的核心就是通過保險精算來確定保費金額、賠付金額,并確定保單的最低銷售量,以確保該保險產品可以足額對患者進行保障。
基于互聯網的互助醫療平臺也需要遵循這樣的保險規律,才能使平臺順利運轉。從公開資料看,大多數互助平臺對于用戶參與金額如何科學厘定等核心問題都語焉不詳,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精細化運營,將埋下較大的風險隱患。
一定的人群具有一定發病率,純線上操作更可能增加了逆選擇風險。以保險公司來看,至少50%以上是純賠付額度,就算是互助平臺不要利潤,使勁壓縮運營成本,實際保費等價也必須達到保險公司的一半,想靠幾塊錢解決問題或是一年最高100-300塊封頂并不現實。
還有即使平臺有監督公示也不能避免前置造假,資金監管還是由委托方說了算。E互助平臺不斷加速上升的互助案例不就是前車之鑒?
正像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總結所說的,所有不把金融本質當回事的互聯網金融都將自取滅亡。
4、會不會是投資機構創造的偽風口
前一段時間一位良心投資人說了下面一段話:
實際原因是,在 2016年這樣一個宏觀經濟的發展不比往年的境況下,各家投資機構自己都不太清楚該投什么,但同時又為了給創業者們一個方向的指導,為了體現預見性和專業度,于是他們開始造風口,比如去年的B2B,去年年底的亞文化,其實在每個階段,融資機構都希望樹立起一些典型的融資案例來指導大家。
曾經的O2O、陌生人社交、社區電商、二次元等非主流文化,到現階段的消費升級、網紅等。層出不窮的投資熱點,很容易讓一些創業者為了迎合這些概念,不明確自己的定位,盲目追隨資本。創業者要看清它是真實的市場需求還是被炒起來的概念,資本自身是逐利的,如果資本原本就已經有投入,他們當然希望能繼續維持高估值,以便下一輪能夠獲得高的估值,讓他人接盤。因此就會借助媒體去將一些市場的需求去放大,將概念炒熱。所以概念每年都會有變化,沒有太大的價值去追逐。
版權信息:江禮坤,的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網創新模式及傳統企業與互聯網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